霍弋沉吟少許,說道:“諸葛蕃為人有大才,善口舌之變,精通律法之學。刑部尚書郝普盛讚有王佐之才,諸葛誕、潘翥與之交厚,皆以為有濟世之能。”
說著,霍弋言語中帶有幾分欣賞,說道:“諸葛蕃能捨青州之業而歸漢,能謂之有德。今再見其才,兒以為當是我大漢之幸。”
霍峻眉頭大皺,問道:“你與諸葛蕃關係如何?”
“僅數面之緣,由諸葛誕引見,並無深厚之關係。諸葛蕃入漢以來,所用錢糧皆由諸葛誕供給。”霍弋說道。
“伯先日後不準與諸葛誕、諸葛蕃有密切交際。”霍峻說道:“今後當減少出府,多入宮侍奉陛下。”
“為何?”
霍弋不解問道:“父親讓弋多與諸葛喬相交,當下為何不能與諸葛誕、諸葛蕃二人交際?”
見兒子不懂,霍峻坦白說道:“諸葛喬品性出眾,其才雖不如諸葛恪,但諸葛喬恭謙好學,日後當能有所建樹。然諸葛誕、諸葛蕃為今下初降之人,難知二人底細,當下空有諸葛氏之姓,卻與葛相併無多少瓜葛,故不可深交之!”
諸葛誕底細,霍峻算能瞭解些,屬於是精緻的利己主義。最典型之事,即諸葛誕在淮南叛亂上的表現。
在毌丘儉、文欽在壽春起兵時,曾派人聯絡豫州刺史諸葛誕。諸葛誕因與文欽不睦,不僅斬殺使者,且還襄助司馬師平叛。
之後,諸葛誕卻又反對司馬昭稱帝,聯合東吳,佔據壽春反叛,最終被司馬昭所殺。
諸葛誕為何起兵之原因,霍峻不得而知。但霍峻卻知諸葛誕屬於精緻利己主義,從他斬殺同僚率部歸降,亦能看出幾分端倪。
有反叛記錄之人,霍峻以防萬一,不敢大用。甚至擔心兒子霍弋與他有聯絡,日後若有發生什麼意外之事,霍弋會因牽連而受到懲罰。
至於諸葛蕃,霍峻更是懷疑他為死間,怎麼可能還會讓兒子與他交集。
“但二人有大才~”
霍弋語氣發弱,說道:“往昔大人讓弋結交賢人,今僅些許之事而疑之,恐有違初衷!”
見兒子還有些不懂,霍峻詳細解釋,說道:“諸葛誕自入漢以來,自詡葛相族弟自居,出入多言家室。此人好功名,降我之時,誅殺同僚,以求倖進。伯先與其豈能深交?”
“至於諸葛蕃,其人自言父母雙亡,煢煢一人,自號諸葛氏之族人,來歷不明,安能與其深交?”
自稱父母雙亡,家無兄弟姐妹者,這種人不是沒有,而是太過稀少。且這種人左右無家眷,也最適合當死間。如果諸葛蕃帶家眷南下,霍峻還不會這麼多疑!
霍弋若有所思,問道:“陛下左右無大事,那父親何故讓弋多入宮服侍陛下?”
霍峻挑了挑眉,說道:“為父已與葛相明言,是役北伐之後,我將卸職榮養,國中朝政之事交由葛相。我帳下兵馬將由你兄代掌,而你將為陛下臂膀。兄居外,弟居內,輔佐陛下,暫穩朝事。”
“及葛相隱退之後,尚書檯六部權大,陛下多半會以秘書監製之。伯先久隨陛下左右,多半能主秘書監事。”
以霍峻之身份,真想不顧一切而退隱,那基本是不可能之事。畢竟交接權利需要有過渡時期,霍峻也要確保他身邊左右的政治利益,讓霍範掌握淮泗兵馬,而後讓霍弋入秘書監,大概能確保霍氏利益。
今漢之秘書監地位雖不及魏之中書監,但待諸葛亮退下之後,由劉禪重掌朝權,那麼為了限制尚書檯,秘書監將會朝中書省發展。而久居秘書監的霍弋將會水漲船高,加行秘書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