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關東經學大族入關中,不僅可豐富關中人口,教化關中的羌胡,更可以斬斷他們與當地郡縣的人脈關係,甚至有助於清查出一批人口、田畝。
南漢大族有隱匿人口的現象,北魏情況則更為嚴重。自曹操統治後期,隨著統治手段的寬鬆,許多曹魏高官隱匿人口,瘋狂開墾田畝。
今毫不誇張地說,如果將曹魏高官盡數西遷至關中,其人口絕不下十萬人,甚至可達二十餘萬,將能極大緩解關中的人口不足。
長安與洛陽的定都優劣,透過各種情形愈發分明起來。
定都長安,如之前所說般,關中人口稀少,百廢待興,需要長久治理;定都雒陽,因臨近關東,漕運便利,有曹魏基礎,大漢拎包入住即可。
但關中的優勢,除了有外患施加壓力外,其百廢待興既是其弊,亦是其利。南漢可以透過推行陵邑制來均貧富,以及加強對關東郡縣的統治。
至於陵邑製為何能均貧富?
其因在於農業社會下,關東大族、豪強佔據田畝多,常役使貧民。將地方上的大族西遷關中,大族所在地上的田畝將會被國家收取,而後分於中等家庭以下的百姓耕作。
這屬於是政府強行介入,用京畿戶口以及賞賜的田宅,收購大族在地方上的田畝,完成小範圍的均貧富。
西漢為何中止了陵邑制度,除了元帝本身性情問題,以及西漢中央不似早些年那麼強勢外,還有因西漢常年承平,不僅關東人口暴漲,關中地區人口也多,繼續推行陵邑制的代價太高了。
當下南漢借軍功之威,恢復西漢時期的陵邑制,將能在前中期遏制未來出現的土地兼併問題,以及施行強本弱枝政策,增加大漢對地方基層的掌控力。
因二曹依舊掌握兵馬,且河北三州初安,諸葛亮未有著急遷民,以及宣佈恢復陵邑制,而是採取溫水煮青蛙之策。
七月,曹叡改名為劉叡,被漢軍強行遷至關中居住。
諸葛亮從降官中選出兩人,帶上曹叡的詔書,令二曹至鄴城,拜見劉禪。
為了讓二曹儘快入鄴,諸葛亮皆向二人開出縣侯,封拜高官的待遇。
河東地區,曹真帶兵與陸遜對峙,當收到曹叡勒令他投降的詔書時,曹真悲憤不已,但又無可奈何。
在使者的勸說下,身患疾病的曹真,不得不帶病前往鄴城拜見劉禪、諸葛亮,並將兵馬交於陸遜。
走至上黨地區,曹真病情突發嚴重,上疏乞求諸葛亮,能否容他病情好轉再至鄴城。
諸葛亮從侍從口中確認曹真非假病,遂批准了曹真的請求,並派出醫師、甲士看護曹真。
相比曹真身體的不好,曹洪身體較為硬朗,得知曹叡因改姓而被封以高官,心中多有惱怒。
但在使者的勸說下,曹洪勉強答應動身,與曹真的不同,曹洪將兵馬交於兒子曹馥統率,自己前往鄴城拜見諸葛亮。
走至半路,曹洪不甘曹魏滅亡,走至半途,以患病為名,停留幾日。
在停留期間,曹洪派人向曹真聯絡,但曹真身體日沉,信件被諸葛亮所截獲。
諸葛亮遂對曹洪警惕起來,勒令曹洪速至鄴城,並讓霍範率兵準備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