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招與劉備有刎頸之交,但不代表他為劉備效力,而是選擇為袁紹效力。袁紹兵敗身亡之後,牽招追隨其子袁尚。
在袁尚兵敗之後,牽招憑藉與胡人的交際,順利投靠到曹操帳下效力。
今兵敗被俘,牽招又無過多心理負擔,選擇向大漢效忠。
牽招這種人無法去過多指責什麼,其雖缺少君臣從一而終的觀念,但卻有底線,做不出為君主效力時,暗通強敵的操作。
實際上牽招的行事風格,滿對霍峻胃口。
霍峻之所以不篡位,並非霍峻有愚忠觀念,更是因劉禪父子沒有對不起他,且不斷厚遇他。
拿人工資,替人幹活,算是霍峻的人生信條!
霍峻安撫說道:“為人臣,盡君事。昔高祖免蒯通之死罪,蓋是如此,子經無需因此而憂。”
說著,霍峻抿了口茶,說道:“大軍欲取京畿,不可不先下河南。河南諸郡多有不順之人,其中泰山郡臨近崇山,亂者藏匿其中,孤深以為憂。今孤欲拜子經為泰山郡守,以治泰山諸縣何如?”
“多謝明公!”
牽招感激說道:“招不敢不為大漢效力。”
泰山郡情況比較複雜,因山多之故,不少魏軍敗卒逃亡其中,甚至因戰亂落草為寇的不少,非常需要有手段的郡守出任。
今讓牽招出任泰山郡守,算是給他一個機會。如果能將泰山郡治理好,因為樹立榜樣之故,牽招還能往上走。
又聊了幾句,周魴、蔣濟二人入帳,牽招非常識趣的告退。
蔣濟回頭看了眼牽招的背影,問道:“都督,牽子經可用否?”
“子經有大才!”
霍峻讓侍從上茶,笑道:“孤已命其為泰山郡守,以觀其之所為。”
“今斬獲可有詳報?”霍峻問道。
“在此!”
周魴將昨日的戰果上報上去,說道:“明公,敵卒有共有六萬三千五百六十一人,累幾戰而計,斬兩萬六百八十一級,俘敵三萬八千五百六十四人,敗逃者四千三百多人……”
“斬殺這麼多?”霍峻質問道。
周魴遲疑少許,說道:“魏有重傷而亡者,盡數算作首級,包括溺亡泗水中的魏軍士卒。”
蔣濟進一步解釋,說道:“昨日將士廝殺上頭,在都督下令羌,屠戮不少降人,故斬首方這般多。”
霍峻翻了翻巾帛,雖隱約知道了些端倪,但並未直接拆穿,而是問道:“今各部戰功是否各有所得?”
不管在斬首人數上謊報,還是在俘虜數目上謊報,毋庸置疑的一點,即王凌帳下兵馬約近九層覆沒,泗、濟二水別無其他曹魏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