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735章新都長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5章新都長安 (2 / 3)

“欲解關東漕運入關,可行分段漕運,為江、汴、河,水情不同,不宜以一船行千里,當因各水情造船,置漕官,教水卒,以為漕運。”

頓了頓,霍峻整理了下思路,繼續說道:“以孤之見,江船至江都,淮船至彭城,汴船達河陰,河船至渭口。若渭與、河水情不同,當造渭船達長安。其間各所置倉庫,互相轉運。”

天下江、淮、漢、濟、河,霍峻皆有走過,可以說是對不同地方水情非常瞭解。

或許在外人眼裡,天下都是河水,沒有什麼不同。但作為率兵北伐的霍峻,可以非常負責地說,天下河水各不相同,江船可以入黃河,但是其中條件苛刻,必須河水大漲才能通行。

如想解決漕運帶來的問題,必須採用專業化管理,即因地制宜,建造相應的船隻,專門訓練漕吏用於漕運。

並在各河的交匯點上,設立由中央垂直管轄的倉庫,一段一段向下轉運,用專業船隻,專業官吏,負責漕運問題,以解決錢糧入關中的漕運問題。

至於三門峽河段,依舊可以使用西漢的政策,用縴夫拖船過險灘,然僅將舟舸、水卒專業化,專門用於航行三門峽河段,這將極大減少船隻沉沒風險,減少漕糧的損耗。

聽著霍峻講述新漕法,曹魏舊官瞬間明白其中的利害之處,培訓專門漕吏運糧,將會因長期工作的專業性,從而保證漕運的通暢,盡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更別說專門設計貼合河道水情的船隻了,論造船技術之發達,船匠之專業性,南漢居當今世界之首,設計符合河道的漕船不成問題。

魯芝、顏斐、長孫楊等魏人舊官,互相對視幾眼,臉上不得不露出敬服神情。

魏亡的不冤啊!

困擾關中與關東、江淮的漕運問題,在霍相國手裡竟這般輕易解決,難怪陛下在詔書裡言,盛讚霍相國文武並濟世無雙。

今仗不僅打得猛,治政水平也是一流水平!

實際上,霍峻所提出分段轉運的漕運法,不得不說是漕運史上的創新點。

因為在唐中期之間,漢唐因關東水情不同,一直未採用專船專運,導致漕運損耗不小,以至於唐皇室經常要到洛陽就食。

直到裴耀卿、劉晏二人上任,經二人推廣新漕法,採用專船、專運,無鬥米因水事而沉覆。加上其他的政策配合,關中糧草得以大規模囤積,這讓唐皇室不再需要前往洛陽就食。

北宋延續舊策,在與西夏連續上百年的戰爭中,關中從未出現缺糧問題。

今霍峻所欲推行的分段漕運,足以讓南漢未來很長時間內,不會因關中凋敝,京師缺糧,又不得不返回洛陽就食的尷尬性問題。

司馬芝拱手而拜,問道:“新漕法雖好,但欲造專船,還需從吳楚抽調船匠北上造船。”

“善!”

霍峻思考片刻,說道:“彭城、江都、河陰需要大倉,各水需有舟舸。令揚州船匠造千艘河船,汴、淮、江三水,因需造水船,以便漕運。”

說著,霍峻看向尚書僕射蔣琬,問道:“孤欲為國置轉運使,負責四水漕運轉運,不知公琰可有舉薦人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