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霍峻不論名望,還是權利都高於霍光,劉禪不可能不擔心。如果劉禪真不怕霍峻,他在面對流言時,當視若無睹,而非反其道而行之,派人去授封霍峻為齊王。
本質上劉禪是畏懼、擔心霍峻,故而才施展政治手段,既表明自己無猜忌之心,又希望幫霍峻解決流言問題。
說著,蔣濟補充說道:“昔蕭何恐有滅族之禍,納門客之言,遂自汙名望,得以令高祖不疑。霍光不識盛極將衰之事,故廣結黨羽,不治家風,故死後而族消。”
“都督名望遠勝蕭何,權重於霍光,故時常為之憂愁。今下洛陽,光復舊都,既得軍心,又得人望,無人不懼都督。為免有人進讒,都督理應自損名望,以安陛下與諸臣之心。”
聽著蔣濟為自己思量的言語,霍峻心中不悅盡消,問道:“子通欲如何為之?”
“事易!”
蔣濟笑了笑,說道:“讓人告知與葛相,再向陛下檢舉。以葛相之心性,當視若無睹,來信勸諫都督。而陛下自會安心,無視來人,或是口頭告誡都督。”
諸葛亮的政治風格多以妥協、溫和為主,法正報復仇人時,諸葛亮因其功勞而妥協。而後與霍峻共同執政間,諸葛亮常不會當面指出問題,因二人關係不錯,常常私下與霍峻溝通。
“善!”
既決定採納蔣濟的意見,霍峻也不過多猶豫,而是關心問道:“此女相貌如何?”
“請都督放心!”
蔣濟笑了笑,拱手說道:“此女為夏侯玄之妹,與司馬懿之子司馬師有婚約,然因戰事頻繁之故,二人並未成婚。其面貌嬌豔,體態端莊,有傾國之色。”
“夏侯玄之妹?”
聞言,霍峻興致大起,他已是想到此女當是夏侯徽。
踱步少許,霍峻猶豫說道:“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蔣濟讓霍峻放心,笑道:“夫人寬懷大度,豈會怪罪都督。且都督去信細言此事經過,夫人能識大局,自當不會怪罪都督。”
“嗯!”
霍峻不再多想,換了個話題,問道:“今陛下車駕已到何處?”
“稟都督!”
蔣濟沉吟少許,答道:“據書信腳程來看,陛下已乘舟舸至當陽,不日將至襄陽,或許下月可至洛陽。”
說著,蔣濟繼續說道:“濟已命人修繕兩漢廟宇,陛下至京將能祭拜兩漢諸帝。至於軍士封賞之事,濟已從各家借得錢財。”
“好!”
霍峻念起一件事,說道:“今洛陽光復,其城不應稱為洛陽,而當更為雒陽。”
“諾!”
ps:之前欠一更,昨天欠一更,一共兩更。未來幾天慢慢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