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陣為何成為不了主流,核心即在於不好操控戰場,需對戰場形勢有非常深刻的認知才能成功。首先戰場的風向,其次需臨近水源,其末了解對方將領。
以劉裕為例,他深知車陣的缺陷,故將車陣佈置在河水畔,如果敵人引火車而燒,可以用河水澆滅,甚至可以上船撤離。
包括霍峻背皖水而戰,也是利用了皖水水源,以及確保退路暢通下所列下車陣。
當然不是所有的卻月陣都能成功,南北朝時期蕭衍起兵,齊將王珍國背淮水下陣。初時憑藉車陣擊退蕭衍,但隨著蕭衍祭出火車陣,齊兵大敗而走,溺死於淮水不計其數。
如此不知名的戰例,霍峻自然不會知道,但卻不妨礙霍峻知車陣之弊,而後以火破之。
為何車陣有勝有負,其根本在於需要掌握戰爭的精髓,且要以善變、靈活的風格來應對各種戰役。但不管怎麼說,霍峻讓孫權的企圖失敗了,因為霍峻再次用了火攻!
孫子曰:“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年輕時,霍峻僅能初掌其幾分精髓;老年時,霍峻兵法已是大成,蓋如孫子此語,因敵而取勝者,謂用兵如神矣!
蓋用兵境界進入大成水平,霍峻才敢豪言北伐滅魏!
果不其然,形勢如霍峻所言,孫禮所結的車陣被魏卒破壞,大量人馬欲從矩陣的東、北二面出逃。然因北面被丁奉所率的兵馬阻攔,潰逃魏卒朝東而去。
“令明可擊矣!”
霍峻扯了扯白毦鞭,吩咐說道。
龐德以極其尊敬的態度行禮,而後上馬召集騎卒,圍堵、衝殺出逃的魏卒。
此時,隨著大量軍士出逃,孫禮已無法有效指揮屬下。
滕羲畏懼漢軍箭雨欲出逃,招呼孫禮說道:“將軍,車陣遭火焚燒已是難存,今形勢已去,還請將軍隨我出走!”
孫禮髮髻散亂,按劍而嘆,說道:“我受陛下之令,統率大軍,治理琅琊。今失城敗師,安會面目見陛下乎!”
“勝敗為兵家常事,車騎將軍大部在前,可以投之!”滕羲說道。
“我軍覆沒,以孫車騎之軍何能退敵,今則大事去矣!”孫禮無奈說道:“且我與孫車騎有間隙,失軍而歸,必遭軍令處置。”
“天命有常,漢室當興。將軍何不如降漢,何須在此取死?”滕羲再勸道。
聞言,孫禮大哭說道:“我受死刑時,武皇帝赦之。常恐死不得其所,有負武皇帝之恩。今魏室如若將亡,當有人以身徇社稷,豈能降敵?”
滕羲見勸說不動,唯有垂淚而走。
徐盛趁火勢漸小,帶領步卒突入陣中。孫禮與部曲結陣,持槊殺傷數人,因是孤軍而鬥,最終被徐盛率兵所斬,車陣內殘敵盡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