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不想過分糾結責任承擔之事,轉而問道:“今潦口兵敗,我軍死傷近兩萬人,已無力分兵東進,需專御諸葛亮北上。田忌賽馬之策被破,不知諸君可有高論?”
潦口兵敗,牛金、賈嗣戰死,精銳多有折損,曹魏已失去在荊宛戰場的主動權。若無兵馬支援,可以料想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荊宛局勢將進入漢攻魏守階段。
田忌賽馬之策的幻滅,即意味著曹叡必須拿出新的解決方案,以應對南漢的北伐。
衛臻沉吟少許,說道:“稟陛下,欲解今下之局勢,除派兩萬新兵增援關西,令大司馬擊破陸遜,轉走武關道南下,夾擊諸葛亮外,別無他法!”
在擊敗諸葛亮計劃破滅的情況下,如欲解今下之危局,唯有將目光看向關西,即讓曹真擊敗陸遜,而後抽調關西兵馬從武關南下,側翼夾擊諸葛亮所部。
至於新兵兩萬,則是曹叡為了應對兵源緊缺,在本月從河北強徵了一批兩萬新兵,今尚在努力訓練中。維護治安有餘,出城野戰大概會兵敗。
曹叡蹙眉說道:“關西兵馬本就少於賊兵,今唯與河西兩面夾擊方能遏之。且當下除禁軍萬人外,唯新兵兩萬人可用。此兩萬新兵守城有餘,出擊野戰必會兵敗!”
說著,曹叡吸取越級指揮的教訓,說道:“兵法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大司馬專御陸遜,如有破敵之策,大司馬必會用兵。如朕過分催促,恐將遭潦口之敗。”
衛臻面露難色,說道:“如無兵馬可用,唯有坐觀三將禦敵,凡有一將取勝,三路兵馬將會陸續撤軍。”
“那以卿之意,欲令朕坐觀三路兵馬成敗?”曹叡問道。
“恕臣學識淺薄,不足以為陛下分憂!”衛臻拱手致歉說道。
曹叡不願為難衛臻,說道:“非朕不願從卿之言,僅是朕為齊魯而憂!”
關西得有陳倉堅城及山水優勢,加之曹真軍略出眾,曹叡不會為關西形勢而憂。
荊宛雖無陳倉那般堅城,但以當下局面,背靠京畿輸血,司馬懿又能識別諸葛亮奸計,兩軍相持應無大問題。
齊魯則是曹叡最為擔心的地方,今無了張郃兵馬支援,意味著孫權、王凌要自我抵禦霍峻大軍。
雖說有彭城、穆陵之險,但不代表齊魯可以高枕無憂。如以穆陵為例子,它雖是齊南天險,但不代表入齊唯有此道。甚至也不代表不可繞道。
衛臻思考良久,說道:“陛下如憂齊魯,不如下詔告誡車騎將軍與劉軍師,讓其切莫與霍峻交戰,嚴加守備,堅守城隘即可。”
說著,衛臻指出說道:“陸遜從隴右出兵,其糧草之豐富不及江漢。今有郭淮出兵襲擾,未必不能讓其撤軍。陸遜若因缺糧而撤軍,則關中之兵可用矣!”
“且如衛卿之語,下詔責令孫、劉二將堅守,觀郭淮出兵襲隴之成效。”曹叡說道。
“陛下高見!”
ps:明天繼續三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