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諸葛亮問道:“幼常可知魏軍佈置如何?”
“殺!”
兩軍旗幟一進一退,在混亂的戰場中顯得格外分明!
不過費耀尚記著司馬懿,在追擊時,便派斥候前去通報司馬懿。
“上狼筅!”
潦水畔,兩軍因爭奪浮橋而展開戰爭。蓋因兩軍實力差距不大,遂陷入僵持階段,傷亡的人數不斷地在上升,本就泥濘的地面,充斥著血水,逐漸變得腥臭起來。
牛金、費耀、賈嗣三將則率兩萬步騎擊浮橋,漢軍則以馮習、廖化、張梁三將率一萬五千人出御。
張梁作戰驍勇,縱馬衝鋒間,挺槊前刺。丈八長的馬槊猛地貫入一名魏軍騎手胸前,槊尖穿出後背,鮮血滾燙飛濺,場面甚是血腥。
廖化所部居中當前,其當即令手下將士列陣,弓弩手率先趨步出列,長矛、刀盾組成緊湊軍陣。
牛金、賈嗣二人追擊急切,身為主將的費耀不敢落後,率步騎緊隨其後,以為策應牛、賈二人。
“停!”
早在擊敗廖化後,賈嗣率步卒長驅而入,非要大敗漢軍不可。
望著馬謖離去的背影,諸葛亮撫扇而笑,暗忖道:‘若非戰事緊急,非善戰者不能領軍,定要讓幼常歷練一番。且看日後戰事如何,如是順利無阻,可讓幼常將偏軍出陣。’
似乎步卒的潰敗引起了漢騎的退散,不少漢騎跟隨步卒撤退。他們所撤退的方向,是為潦水上游。其上游地形平坦,因處南陽之地,河道兩岸有大量蘆葦。
惜張梁雖是南漢國內善用騎兵者,但與牛金相比弱了些。牛金見張梁與輕騎糾纏,遂趨勢陷騎攔腰截殺漢騎。
“嗖!”“嗖!”“嗖!”
今下之時,漢軍淯水畔發生潰敗,因營壘受魏軍圍擊,廖化、張梁、馮習三將擔心引起北營的潰敗,當即率步騎向上遊逃去。
“諾!”
張梁率騎撤退後,大量漢騎跟隨其牙旗而撤。
“我軍敗了!”
此位面當中,其為荊州南陽人,早年流亡江東,成為黃祖帳下騎督,之後被劉琦編入劉磐治下。劉磐免官歸隱後,張梁成為黃忠帳下將領,而後一路從軍作戰,屢建戰功。
費耀為魏軍宿將,得見步卒陷入鏖戰,自然會祭出砧錘戰術,以曹魏所擅長的騎卒去擊潰漢騎兵。
張梁見形勢混亂,欲召集留守漢騎反衝魏騎,嘗試能否奪回主動權,不料卻見廖化所統步卒竟被魏卒擊潰,其帳下將士向後潰逃,而魏卒們銜尾追擊。
很快,魏輕騎與漢騎纏鬥在一起,不過張梁為了保持機動性,率騎卒一直與漢騎行‘八’字繞走法,試圖佔據右手位以便讓漢騎擊敗魏騎。
牛金得到軍令,根據遊騎的彙報,十分狡詐的派出魏軍輕騎去衝擊漢軍騎卒,而他率重騎隱在輕騎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