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踱步而吟,問道:“幼常有何方略?”
馬謖沉吟良久,說道:“孫子曰,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今之局勢深諳此語,丞相如能攻司馬懿必救之地,司馬懿必會有所動作!”
得聞馬謖之語,諸葛亮不禁露出滿意的笑容。如霍峻培養龐統、霍範、周魴那樣,諸葛亮也希望能把善兵略的馬謖培養成大漢督帥。
今眾人對當下局勢疑惑,而唯馬謖能明他之所思。司馬懿既閉守不戰,那麼自己不如化被動為主動,向他被救之地下手,而後自露紕漏,吸引司馬懿南下,從找機會敗之。
“幼常知我意也!”
諸葛亮輕撫羽扇,笑道:“司馬懿既欲守博望而觀形勢,我軍引其出洞。”
“願聽丞相之計!”
文聘雖是老將,但性情恭厚,不似某些悍將那麼無禮。且文聘早些年與諸葛亮共處過,瞭解諸葛亮計策百出!
諸葛亮用羽扇指向輿圖上的宛城,說道:“諸君請看,南陽富庶皆賴淯水諸流,以來灌溉田畝,今出糧者多在淯水上下。今司馬懿雖將州治遷至博望,但宛城田畝肥沃,其多軍屯於此。”
“魏之荊州狹窄,僅南陽之半壁,其全州將士之糧多賴宛城供給,或由許昌調糧南下,以為大軍之用。然今三月之時,春麥未熟,魏人尚未收之。我軍可至南陽,大刈其麥,以毀魏軍春後之糧。”
“司馬懿如聞南陽春麥被毀,自會有所動作,而張郃亦會趨兵赴之。二者合軍南下,我可將與其野戰……”
說著,諸葛亮淡淡而笑,顯得是那麼胸有成竹。
司馬懿雖然可以依靠許昌之糧作戰,但不代表司馬懿會捨得宛城外大片麥田。
畢竟經淮上之役,曹丕已將河南所積糧草打空,屯糧基地的許昌雖有積糧,但不代表有之前那般積蓄。否則司馬懿也不會在宛城展開軍屯,以求自給自足了!
且諸葛亮大刈春麥,兵馬分散開來,對司馬懿、張郃而言,是為破漢軍之機。
孫權劫抄霍峻糧道,諸葛亮向宛城之春麥下手,可以說是將領的基本操作。
“彩!”
文聘眼睛一亮,喝彩說道:“宛城古來為南陽之重,田畝肥沃,水田萬畝。今大刈春麥,將可讓魏人無糧可食,司馬懿斷不會棄之而不顧!”
“善!”
趙雲應和笑道:“丞相足智多謀,此可破司馬懿之計!”
見眾人同意,諸葛亮也不客氣,吩咐道:“仲業將軍何在?”
“末將在!”
文聘拱手而立,應道。
“今命你率兵江漢本部三萬兵馬重圍淯陽城,為大軍修繕營壘。餘者以子龍、叔至二位將軍為首,隨亮急至宛城,大刈春麥。”諸葛亮說道。
說著,諸葛亮撫扇而笑,說道:“大司馬來信曰,大軍不如將取琅琊、東海二郡,將全復徐州諸郡,而後其將奔赴青齊。齊魯戰事告捷,我江漢軍士宜當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