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498章馬超乞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8章馬超乞降 (1 / 3)

秋,武漢行宮。

劉備端坐龍榻上,瀏覽著諸葛亮所上多達兩千多字的奏疏,通讀了好幾遍,方才理順奏疏中的內容。

沉吟少許,劉備問道:“孔明欲行九品官制,以明進退之序,朕以為可行。然疏中所言置中平官,以為辨分地方賢士,舉選孝廉,當為何意?”

那日霍、葛詳談官制,在深思之下,諸葛亮決定剝奪郡太守的察舉孝廉的權利,改由中央任命中平官,下到郡縣舉選孝廉。

縣裡士人五經通一經,稱為廉士;士人擁有廉士身份,可以到州郡入學,再由中平官考核為孝廉;成為孝廉者,十月份到京師參與端試,由尚書檯出試卷,多中取優。

孝廉不中者,退回原州郡,或是在京師文學觀進修。

透過端試的孝廉,再透過尚書檯吏部的考核,才能被委任為官職。

當然這制度僅限於察舉制,兩漢時期的任子制,或許知道阻力太大,霍峻沒去提,諸葛亮也沒打算改。

任子制,實際上是保證高階官吏的子嗣出仕權,即漢律曰:“吏二千石以上,視事滿三歲,得任同產若子一人為郎。”

若廢除任子制,可以預見不僅是劉備會反對,滿朝文武諸卿也會反對。

功臣們隨劉備出生入死這麼多年,多是渴望富貴延綿於後世。今任子制廢除,文官辛苦一輩子,子孫富貴還無法保證,他們還幹個屁。故而其阻力之大,非霍峻所能推動。

試圖一朝一夕改變選官制度,其中之難度真不亞於商鞅變法。霍峻唯有因勢而動,與諸葛亮一同改良制度,在有生之年,為南漢多做些努力,避免世家門閥在大漢產生,從而禍國殃民。

諸葛亮手持笏板,說道:“陛下,法因時局而變,昔孝武皇帝制察舉,以收郡國士人。然百年之後,孝廉無德,茂才無學。今臣與諸卿以為當明清不正之風,可革新察舉之制,廣收士人為中樞所用。”

劉備環顧在場眾人,問道:“丞相之言多有道理,不知誰有異議?”

“陛下,孝廉因少而貴,今丞相多舉孝廉,當有薄輕孝廉之感。”張昭說道。

“張公,孝廉本為選官而生,州別駕、主簿等官曹由尚書檯委任。今官眾而多,不宜遵循舊制。”諸葛亮解釋道。

“臣附議!”尚書令法正出列道。

“臣峻附議!”

霍峻持笏板,抬頭說道:“自中漢末世以來,各州君長勢大難遏,今刺史或忠貞盡事,然難料後人是否有歹徒。今當免州刺史徵辟之權,盡數交予尚書檯。”

南漢收州刺史的權利不難,州刺史是由劉備所任命,其已經徵辟的官吏不會被罷免,但今後如果有州官空缺出來,則要由尚書檯委任。

“可!”

劉備思慮少許,說道:“世無萬古不變之法,昔有郡而無州。今州刺史,應當約束之,以中漢為鑑。”

說著,劉備看向許靖,說道:“卿既為大鴻臚,百官分九品當由卿操作,儘快擬奏細則上報。”

“諾!”許靖應道。

九品官制屬於是朝廷禮制之事,完全是錦上添花之物。那日霍峻與諸葛亮細談後,諸葛亮認為九品官制對南漢幫助不少,表示可以施行。

“可還有疏乎?”劉備問道。

見眾官低頭不語,劉備則知眾人無奏,揮了揮手,說道:“若是無奏,諸卿可自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