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眾臣頓首,泣而領命。
言語間,曹操讓曹丕上前,叮囑說道:“劉備在江南,其武雖不及高、世二祖,但能服於人,志在中國,不宜急圖。朕亡之後,以劉備之習性,必會舉兵北伐取利。”
“今得襄樊,可望河洛與關中。宛城遏其北伐之要道,若被劉備所下,則中原、關中多震盪。然劉備短謀而無長見,興兵遠伐,糧道多難保全。若太子無計破賊,以正兵固守,奇兵襲取糧道,則劉備必退也!”
“壽春者,河南之屏障。若壽春有失,則河南必為焦土;祁山者,隴道之要害,道長上千餘里,巴蜀欲伐關隴,糧道必被祁山所阻;宛城者,河洛之門戶,凡宛城有失,潁、洛有危。太子保有此三地,大魏可安。”
說著,曹操呼吸愈發急促,握著曹丕的手,說道:“今天下兵亂初安,一州之民尚不及舊一郡之戶籍,故朕繼位以來,與民休養。中國地民廣於江南,太子若效文、景二帝,圖治二十年,則子孫必能再統華夏。”
“兒謹記之!”曹丕抹著淚水,答道。
“且出!”
“諾!”
曹丕領著曹魏眾臣出殿,將位置留給前來受領遺命的妻妾們。
孫瓔與其餘妾室跪地嚎啕大哭,皇后卞氏坐在榻側,默默泣淚。
曹操緊握著卞氏的手,望著跪地的妾室,虛弱說道:“中國初安,百廢待興,不宜濫封食邑享樂。朕死之後,除皇后外,其餘妃嬪各領錢糧,歸居銅雀臺,勤習女工,多造鞋履,用於購換錢糧,自給自足,不宜增廢民力。”
“諾!”
眾妃嬪哭泣不已,紛紛上前領取她們份額的錢糧,進而默默退下。
眾人走後,曹操雙眼不能視物,摸著卞氏衰老的容顏,傷感說道:“皇后平時賢德節儉,朕多有虧待。今朕病亡後,當多督促太子為賢為能,萬不可行非法之事。人言妻賢興三代,我曹氏能否德盛,今後唯望皇后。”
“請陛下放心!”
卞氏擦著淚水,答道:“妾必好生督促太子!”
《河陽國志·魏先主志》:……建業三年,七月。先主薨於洛陽,年六十六。遺令曰:‘天下未安,服喪一日,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諡曰武帝。八月,葬高陵。
昔王粲之《英雄》曰:中漢之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袁紹虎據河陽,強盛莫敵。曹操運籌帷幄,鞭撻寰宇,烏巢奇破袁紹,遂得中國八州,廣籠河陽人心,與中祖各有所長,故分鼎天下,是有梟雄之器焉。
然曹操性暴多酷,所經屠戮無忌,誅後而害百卿,故雖得一時之盛,但終如嬴、項無道而失中國。
是曰:江水如民,舟似為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為天之常理。季漢之所以再興,曹氏之所以覆亡,蓋從斯理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