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峻之前所保留三座縣城俸邑,加一座江陵食邑,因進封縣公之故,全部被換算進去,僅留有江陵縣。三座縣城的俸邑去換取晉升縣公的名額,若說從經濟賦稅角度上考慮,大漢朝廷賺了。
待費禕宣讀完冊封詔書,眾將歡喜起身,臉上的笑容甚是燦爛,口上連連向劉禪致謝。
聲音略小了些時,霍峻拱了拱手,說道:“啟稟陛下,如蕭何之故事,峻愧不敢受領。”
“仲父勿要推辭!”
劉禪神情熱烈,伸手去挽霍峻,笑道:“昔蕭何因功績第一,而受領劍履不趨。今仲父武功為我大漢首功,何不能如蕭何之故事?”
霍峻為表自己不貪功,看向諸葛亮,說道:“丞相如蕭何,在朝中督運糧草,建制朝綱,首功者當與丞相。”
“亮不敢!”
諸葛亮持扇而拜,笑道:“大司馬武功為第一,初破金口,二分天下;今破鍾離,將望中原。若大司馬不為首功,何人敢領?望大司馬受之,以免有人非議大漢賞罰不平。”
“請大司馬受之!”王粲、李嚴領著眾人行禮,說道。
“這~”
霍峻面露為難之色,似乎依舊不願受領。
見狀,諸葛亮湊到霍峻耳畔,低聲說道:“仲邈不為首功,何人能為首功?仲邈莫非欲讓諸卿盡知君陰侍之事乎?”
霍峻沒好氣地瞪了眼諸葛亮,手中拽著其衣袖,低語說道:“孔明莫非欲害我乎?”
“何言害君?”
諸葛亮用羽扇遮住嘴形,說道:“今仲邈立下不世之功,若不重賞之,此當是賞罰不平。劍履之重,舍君之外無人可領!”
頓了頓,諸葛亮安撫說道:“君誠義之心,亮與陛下盡知,望君勿憂!”
諸葛亮與霍峻相處快二十年,對霍峻的性格瞭解甚是透徹。在諸葛亮眼中,霍峻雖然愛名好色,但卻不是那種無情無義者,而是那種有仇必報,有情必還之人。
如在將迎劉備入荊時,霍峻不為自己利益,而是為劉琦兩個兒子力爭為封王,就能看出其幾分本質。
若將霍峻與韓信相較,且不談二人用兵水平,單從品性上來看,霍峻比韓信強多了。不說其他,霍峻至少不會拿關鍵戰逼迫劉備,逼劉備封他更高的官爵。
將二人對比下來,諸葛亮為了漢室,為了北伐,自然要尊重霍峻,並儘可能給予霍峻封賞。不僅讓霍峻勞有所得,也希望為漢室留下美名。
在諸葛亮構思中,霍峻所作之事只要不危及漢室,除了王之外,有些東西能給就儘量給。
與諸葛亮竊竊私語一番,霍峻得到了其保證,終於是放下心中顧慮,遂向劉禪躬腰而拜,沉聲說道:“臣峻必不負先帝與陛下之重恩,必當統兵北上,旋取中原,恢復舊都,以正漢室之大統!”
劉禪趕忙扶起霍峻,笑道:“今後北伐用兵,當多勞仲父了!”
“不敢!”
“亮已在殿中設下酒宴,有勞大司馬、陸驃騎與諸君移步!”
“謝葛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