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613章與鮮卑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13章與鮮卑盟 (1 / 2)

武漢,黃鵠臺。

夏季炎熱之時,劉備常在夏秋時,為了避暑、避雨水之潮溼,率文武到黃鵠臺辦公。在劉禪上位後,朝堂沿襲舊制,尚書、御史二臺依舊至黃鵠臺辦公。

今費觀正向劉禪、諸葛亮二人彙報壽春戰事進展,且向二人傳達霍峻的需求。

“相父,今司馬懿蠢蠢欲動,如真與河朔之士相匯,恐對我江淮大軍不利。為防有失,或可從仲父之語,令江漢、隴右出兵,以為牽制之用。”劉禪思慮少許,說道。

“陛下之語,正切今下之要!”

諸葛亮撫扇而思,說道:“今可遣使至隴右,說服馬超出兵隴右。其間有姜冏父子勸諫,加之馬超常有不軌之圖,令其出兵不難!”

“至於江漢,呂子明染疾病重,今歸江陵調養,僅憑文仲業獨自出兵,恐非司馬懿之敵!”

曹魏南征期間,呂蒙率兵禦敵。然在司馬懿退兵之後,呂蒙則患疾病,無法處理襄樊軍事。今下呂蒙從襄樊至江陵養病,而後文聘從江陵到襄樊,代呂蒙履職。

諸葛亮似乎明白霍峻之意,說道:“臣雖非沙場宿將,但卻粗知兵事。今下之事,亮願將寡兵,出兵江漢,以為牽制司馬懿之用。”

“相父率兵牽制?”

劉禪愣了愣,遲疑說道:“相父,魏賊與蠻夷不同。賊將司馬懿詭計多端,用兵出眾。昔以詐計誘破元公,而後又堵先帝於白鹿原。今下不如令趙老將軍與文將軍同出江漢,以牽制司馬懿。”

諸葛亮雖領過兵馬,且有不俗的戰績,如降服南中蠻夷與五溪蠻。但論實力而言,司馬懿與魏兵遠比蠻夷強多了。

今下諸葛亮欲率兵北伐,讓劉禪心間難免有所疑慮。但疑慮之餘,劉禪卻又有些相信諸葛亮。畢竟劉禪與諸葛亮相處多年,深知諸葛亮為人謹慎,絕不會無的放矢。

“陛下放心!”

諸葛亮撫扇而笑,說道:“臣雖粗知兵略,但卻深諳孫子之語。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今若率兵出江漢,非為破敵,而是為牽制司馬懿!”

“趙老將軍雖膽略達人,但卻寡將大軍。臣幸有領兵平蠻之經驗,曉兵馬布置輕重,今願領兵北上。”

今下霍峻讓他督兵江漢之語,加上昔日送別之語,諸葛亮能體會霍峻用意,即讓他嘗試與魏軍交手,感受司馬懿的用兵風格。

畢竟霍峻雖信任諸葛亮用兵能力,但不代表諸葛亮初領兵,便能具備其巔峰時刻的水平。

大部分將領非生而知之者,而是需要軍事經驗餵養。昔平南中,霍峻讓諸葛亮練手;今出江漢,則是讓諸葛亮感受下司馬懿的用兵風格。

在霍峻眼裡,歷史上一伐隴右失敗,除了諸葛亮用人不當外,餘者則是諸葛亮經驗尚淺,以及其兵馬戰鬥力尚不足以與魏軍較量。

等到諸葛亮在漢中練兵講武多年,而後再出兵隴右時,諸葛亮已是能在野戰中擊敗司馬懿。

若將三伐、五伐時期的諸葛亮換到一伐時期,蜀漢斷絕隴右,幾乎是大機率之事。可惜時間不能回流,當然若沒有一伐的經驗教訓,或許未有三伐、五伐時期的諸葛亮。

今南漢之國力遠勝歷史上蜀漢,今之北魏亦非歷史上強盛的曹魏。但為確保諸葛亮在接下來的北伐中,能在中路戰場牽制曹魏兵馬,今讓諸葛亮初出江漢,則是非常有必要。

劉禪沉吟幾許,說道:“相父既有出兵之念,朕別無異議。僅是相父離朝之後,國中軍政大事交由何人負責?”

頓了頓,劉禪說道:“尚書令李嚴初入中樞,不宜執掌政權。”

諸葛亮蹙眉而思,說道:“徐公元直為先帝託孤之臣,可由元直協理尚書檯之事。如有軍國之大事,軍事可問大司馬,政事可問臣下。”

說著,諸葛亮說道:“潘君承明治蜀多年,功績卓著。今歲可讓潘君歸京,與元直、正方同輔陛下理事。”

“善!”

隨著老一輩的人才凋零,如劉巴、孫邵等人去世,今下適合輔政的人愈發地少,唯有將之前外放出去任州刺史的潘浚調回中樞。

“賓伯,可還有餘事未言?”諸葛亮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