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韋睿在鍾離擊敗魏軍後,南梁並未攻克壽春,而是直到二十年後,南梁才攻破壽春城。
今下別說二十年,霍峻連五六年都等不住。如果不能乘勝追擊,進一步擴大勝果,以曹魏的實力緩上幾年,透過壓榨百姓的手段,則又能拉出十幾萬機動部隊。
別認為不可能,歷史上蜀漢經歷夷陵之戰後,諸葛亮休養五年時間,僅憑蜀中就拉出大軍北伐。曹魏人口在蜀漢之上,以疆域遼闊,北方承平二十年,何不能緩上幾年,再拉出幾十大軍。
曹魏擁有河北在手,永遠不能小覷。曹操在擊敗袁紹之後,還被二袁擊敗過。北魏憑河北,屢次發動南征,擊敗南朝軍隊,佔據河南諸州。
今下為了能在擊破魏軍之後,則迅速發起壽春之戰,霍峻必須斟酌用兵。如十幾年前金口之戰般,擊敗曹操之後,迅速佔據南郡,而非陷入持久的江陵之戰中。
“大司馬!”
見霍峻臨輿圖而深思,費觀小心翼翼,說道:“據書信言,鍾離護城河被填塞,魏軍以衝車、器械攻城。今敵眾而我寡,恐二城失守。不如派遣援兵與車騎將軍,讓其能牽制賊軍,以待大司馬兵至!”
霍峻搖了搖頭,說道:“司馬懿率兵包圍樊城,且為防賊寇突襲夏口,江漢兵馬不可用。今京師禁軍兵馬暫不可用,非到用武之時。”
今下如果硬抽兵馬,可以讓諸葛亮放棄南征,令其率兵東進至淮陰,但巴蜀到淮陰有上萬裡,光集結、趕路就要一到兩個月的時間,甚至要更久的時間。等蜀兵到前線,時間也到春天了。
且巴蜀兵馬被抽調走,一旦南中形勢惡化,或是巴蜀再發生叛亂,巴蜀短期內無兵可用,將會陷入混亂。為了保險起見,霍峻不打算抽調巴蜀兵馬,而是讓諸葛亮正常南征。
“今霍將軍恩撫山越兩載有餘,深遠山越出山歸降者不下十萬。今不如命霍撫越率歸降山越北上,以為益兵之用。”
費觀沉吟少許,建議說道:“或是讓龐都督率淮西兵馬東進!”
“淮西兵馬尚不能用!”
霍峻踱著步,猶豫說道:“至於歸降山越?”
“亦不能用!”
霍峻堅定語氣,說道:“山民初降,豈能倉促為兵。今派山民北上,如生騷亂,則反害大軍。”
“那若因兵少,而致鍾離、下邳被破,當如何是好?”費觀憂慮地說道。
“今伯言未有乞求兵馬之意,何需以此為憂!”
霍峻手搭在腰帶上,沉聲說道:“陸伯言,我深知其能矣!”
相比費觀的質疑,霍峻更相信陸遜臨陣傳回的書信。他與賈詡觀點一樣,陸遜知兵勢。
何謂知兵勢?
即陸遜對敵我形勢的判斷,可謂其最強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