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陳群這般言語,曹丕不怒反喜,笑道:“朕欲試卿之膽略、忠信,今見卿如此坦蕩,朕不憂為是大喜!”
相反南征江淮,且不說是否容易攻略。今大軍壓境之下,容易讓南漢上下齊心,南土集結重兵,隔淮作戰,未必不能與曹魏一戰。
見曹丕不納自己所言,劉曄退回人群中,不再發言。
“陛下,時值夏季水漲時節,雨水淋漓,道路泥濘。今舉兵南征江淮,恐遭疫病害兵。”
辛毗拱手道:“臣以為陛下不如秋冬用兵,待淮水下降,結冰封淮之際,繼而南征江淮。時軍士不被潮溼、疫病所害,河水凍結乾涸,正利我中國兵馬用武。”
說著,曹丕語氣一變,沉聲質問道:“亦或是不為劉備猝死而喜?”
“哈哈!”
少許之後,劉曄出列拱手道:“稟陛下,先帝屢次南征,天下十兼有七,是謂威震海內,然南臨江淮亦畏之。劉備雖亡,但霍峻、諸葛亮尚在,水賊國力未損,陛下不宜急圖。”
有了曹丕的宣揚,劉備去世的訊息,幾乎在半日內傳遍洛陽城。相比南土官吏掛白哀悼,魏國官吏卻是彈冠相慶,紛紛上疏慶賀曹丕。
曹丕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朕與仲謀有姻親,朕出征之後,洛陽當多由仲謀主持,為大軍都護糧道。”
孫權整理衣冠,問道:“不知陛下欲如何進軍?”
“哈哈!”
“善!”
見曹丕志向這般遠大,孫權遲疑少許,說道:“陛下,今劉備病逝,南土短期難以用兵。陛下何不如行先易而後難之事,先取隴右,擒斬馬逆,既壯聲威,亦實國力。”
曹丕沉吟踱步,問道:“公振之言甚有道理,然今當遣何人南下?”
曹丕踱著步,笑著吩咐左右,說道:“劉備去世,是為我大魏之喜。今為慶賀劉備去世,朕於殿中設宴,與朝中諸卿同樂。”
“稟陛下,臣有一淺薄之見,不知可言否?”衛臻拱手說道。
“劉備病逝,南土上下失序。今不趁敵國亂之際南征,豈能西征隴右而令賊穩固朝綱。江淮凡能蕩平,則可遏賊北進之勢。隴右之土,豈不旦夕可平?”
曹丕瞄了眼孫權,雖好奇為何孫權與劉曄的計策相同,但為了堅定自己的態度,說道:“當下不伐,莫欲留水賊與後人?今不趁亂取江淮,待水賊人心安穩,則江淮難取!”
漢時盛行徵辟制,即產生獨特的兩元君主制。昔劉備徵辟陳群為主簿,按照儒家及道德而言,實際上劉備則是陳群的君上。故而對陳群的道德而言,其既要輔佐劉備,亦要上報皇帝之恩。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陳群卻不畏懼,起身拱手而拜,說道:“稟陛下,臣他日侍劉玄德,猶今日之事陛下。如臣不幸被水賊所擒,而復罵陛下,可乎?”
曹丕思慮再三,說道:“且如公振之語,使虎牙將軍鮮于輔持節南下,招撫水賊,以為怠敵之用。天下州郡不得受此影響,專心備戰,是役務必取江淮而歸。”
“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