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朕思量少許,詢問諸卿意見。看君與孔明,何人可就主政大臣。”劉備說道。
諸葛亮作為工作狂,有主政的經驗,且與劉禪關係親密,今讓他當主政大臣,在霍峻眼中非常合適。
換天子的權利,霍峻更不能接受。劉禪幹得挺好的,把劉禪換了,換劉封嗎?
且學霍光之事,霍光雖善終,但他死後的家人,可沒善終。即便劉禪幹得天怒人怨,也是之後的事,今下怎麼能說換天子。
劉備攙扶起霍峻,說道:“如太子不才,難以興漢。仲邈與諸君可效霍光故事,更擇他子,再任天子位。”
“太子以為如何?”劉備問道。
劉禪見劉備咳嗽,傷感說道:“今父皇染疾,望保重御體。”
劉備咳嗽幾聲,說道:“杜度所開湯藥多是無用,今喝大半已是足夠。”
見霍峻不受此恩,劉備嘆了口氣,說道:“易世之後,太子年幼,雖有大臣輔政,但不可無主政者。君出則能亡敵國,縱橫天下;入則可知興替,齊治百姓。出將入相,唯君一人!”
“仲邈且至榻側!”
“不可!”
霍峻一走,劉禪則從屏風後出來。
“今漢業未成,陛下勿要負天下之望。”霍峻說道。
聞言,劉備無奈搖頭,說道:“二君互相推脫,竟讓朕不知擇何人為主事!”
劉禪將藥碗交予侍從,恭敬坐在榻側,聽候劉備的吩咐。
霍峻坐到榻側,與劉備僅隔一步之遙。
“朕欲令仲邈為主,他者臣卿為輔,以來共興漢事!”
“請陛下言之!”
霍峻當即舉薦諸葛亮,說道:“稟陛下,丞相法紀嚴明,善於理政,兼有軍略。臣如在外征戰,孔明則能在內輔政,何愁漢室不興!”
劉禪為盡孝道,親侍湯藥於榻側。
聊了半天,劉備並將徐庶將為輔政大臣的事告訴霍峻。之後霍峻見劉備疲憊,則告退出殿。
“陛下,霍督已至宮外!”
“當擇孔明!”霍峻再次舉薦道。
呆滯少許,霍峻來不及多想,當即拜倒榻側,說道:“臣受陛下知遇之恩,豈敢違背高祖之言,行亂國之事。昔文王以武王託付姜尚,臣不才願為姜尚、伊尹,與孔明、伯言、翼德等卿,輔佐太子,繼興漢室。”
“霍督、丞相皆為高潔之士,互相推辭不就。父皇所言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之語,非是有假。”劉禪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