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間,姜維多有激動,拱手說道:“時陛下取隴右,再下關中,東出潼關,效仿高祖之兵勢,收取中原,匡正天朝,掃蕩奸邪,則漢室季興焉!”
劉備大喜過望,扶起姜冏父子,說道:“朕欲得隴右久矣,昔三伐關中皆不可得,皆因馬超反覆抗拒。如能先下隴右,再分兵三路取關中,則關西頃之入手。”
說著,劉備故作遲疑,說道:“縱有卿舉兵應和,但朕恐隴道漫漫,崎嶇難行。如謀劃不當,則易被魏人所得。”
姜冏毫不猶豫,拱手說道:“臣願攜子歸隴,為陛下探得詳情。時有良機,陛下出兵,臣為內人,裡表共發,謀隴驅馬。”
“善!”
劉備握著姜冏的手,笑道:“馬超,狼子野心,誠難久養,非卿父子莫能究其情。”
繼而,劉備又拉著姜維的手,笑謂左右眾人,說道:“少年英傑,助父歸漢,膽略蓋世,當可壯之。”
頓了頓,劉備笑道:“朕年少時,常有大志,不知伯約有何志向?”
姜維嚴肅神情,拱手說道:“願以馬伏波為效,舍家中田畝富貴,以濟國家之大事,馬革裹屍而歸,此是維之志向。”
“壯哉!”
劉備目露欣賞之色,看向側席的劉禪,笑道:“此是為太子之伏波矣!”
劉禪沉默無言,僅是向二人行禮問好,以表尊敬。
繼而,劉備想起什麼,叮囑說道:“關西形勢複雜,與中原緊密相關,故隴右非倉促可下。如朕不幸棄世,二卿當與太子、葛相及霍督聯絡。卿不負漢,漢終不負卿。”
天下形勢變化太快,而劉備年歲已高。他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走,什麼時候出現攻略隴右的希望,今下的他非常擔心自己好不容易搭上的線,會因他的去世而消散。
劉禪領悟其意,青澀臉龐有所動容,主動說道:“請二君放心,禪不改陛下之舊言。時卿以忠報我,我則以信待君。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願成一時之佳話。”
有了劉禪保證,姜冏父子拱手而拜,說道:“臣拜見太子殿下,今日之言,臣必不敢忘之。”
“佳節時分,恭賀陛下,喜得良臣。”諸葛亮率先出列,恭喜道。
“恭喜陛下!”眾臣應和道。
“哈哈!”
劉備揮舞衣袖,大笑道:“繼續奏樂,繼續舞!”
“諾!”
為了表親近,劉備乾脆拉著姜冏到自己身側,與自己同桌同食。
見此情景,諸葛亮撫扇而笑。眼光掠過朝自己示好的姜維,諸葛亮回以微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