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蹙眉微思,隨即看向賈詡,請教道。“賈公可有高見?”
低垂眼眸的賈詡,好似被喚醒,說道:“陛下治臨中國,當舉德兼文,平治天下。水賊非小國,依阻山水,劉備有雄才,霍峻見兵勢,諸葛亮善治國。據險守要,泛舟江湖,皆難卒謀也。用兵之道,先勝而後戰,量敵而論將,故舉無遺策。”
“劉備是役北伐,之所以有所得。實因唐諮、馬超二賊兵變,如無二者為亂,隴右、徐淮皆在陛下之手。以今天下之勢,臣以為當宜先文後武。商於可下,當可先下,東守而西攻,遏霍峻經略江淮之意。”
見左右不同意大規模南征,曹丕多有些不滿。但他也深知司馬懿、賈詡二人所言不無道理,今下無用兵良機,不如先解決劉封這個禍害,進而候機南征。
“暫且如此,令上大將軍曹真、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各派兵馬夾取商於之地。加命將軍張郃率兵萬人,從弘農出發,夾道而進,三軍合取上洛,令三軍當速戰速決!”
曹丕吩咐左右,說道:“命人招撫馬超,令其不得犯疆,如有違令,朕必發兵馬擊之。”
“諾!”
敲定攻伐上洛之兵事,曹丕問道:“先帝定鼎中原時,精兵有二三十萬之眾。今與賊屢戰河南,兵力多有凋零。今國兵雖眾,但能用者不多。且河南諸州屢遭霍峻所敗,守有餘而戰不足,此二政應當何以解之?”
“稟陛下,當令諸州刺史、郡太守按期操練兵戈,謁者巡州郡以檢兵事。”
孫權說道:“河南諸州屢多遭兵事,民籍雖是不豐,然屯民者不少。先帝詔屯民,出糧可不從軍,今可征討屯民從軍,或是令其服順徭役。”
在竭澤而漁上,孫權的能力格外出眾。當初曹操執行屯田制時,為了減輕屯農的負擔,不讓屯農服徭役,也不讓他們從軍作戰。
隨著屯田制的破壞,當下已有不少的屯農被徵發去服徭役。如今孫權乾脆建議曹丕,加大壓榨屯農,讓他們去從軍作戰。
在堂眾人聞言,神情多有變化。如按孫權的方法推行,這些曹魏的屯田制必定會被破壞。
司馬懿出聲反駁,說道:“陛下,先帝詔戶調製,時以屯農出糧,令民眾服役繳賦。今若徵屯農入軍,屯田必然崩壞,此亦危急國事。”
屯民所負擔的田租很重,百姓無法滿足從軍作戰,以及同時繳納高額的田租,故而為了保持軍隊的運轉,曹魏不會輕易破壞屯田制,除非是不得已之事。
歷史上,曹魏徵調屯民作戰,除了許昌叛亂那次,則就要到淮南三叛期間。諸葛誕、毌丘儉掀起叛亂時,司馬師為了迅速擊敗二人,大規模徵調屯農入軍作戰,故而兵力總數才超乎以往各時期的數目。
“徵調屯農入軍,宜當慎行。”
辛毗說道:“如陛下以為河南兵馬不足,可從河北諸州調兵南下,以為益兵守邊。”
曹丕猶豫少許,說道:“荊州兵寡,僅憑河北卒兵,不足以御之。潁川屯民眾多,可選精銳入軍,充實荊州。河南邊城,可發河北三州勇武者益之。”
“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