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雖非劉備元從,但經過十幾年的考驗,劉備已是深信文聘。且文聘出色的統軍能力,足以讓劉備將關鍵的糧道及後路寄託與文聘。
曹丕神情慌亂,罵道:“老革果是狡猾,今下當如何是好?”
曹丕被劉備忽悠到南陽,當得知劉備兵向關中,再派大軍取支援時,則是要繞路。如曹軍要到關中,則是要讓援軍先到葉縣,北上父城,到洛陽,繼而再走函谷關,從潼關入關中,繞一大圈,路程有兩千多里,兩倍於劉備。
在關隴、徐淮動盪的同時,南陽地區亦有變故發生。
劉備手握馬鞭,因常年作戰而佝僂的背部微下沉,飽經風霜的鬢角發白,其身影在路邊的諸火把的照耀下被不斷拉長又縮短。
披著甲冑的劉備掀開帳簾,見法正正讓侍從為他收拾行李,扶起要行禮的法正,關切說道:“孝直突發疾病,身體抱恙,不宜隨軍遠征。今何不如留居襄樊,以為休養身體。”
劉備大軍不用繞路,漢軍走武關入關中,路途上是有一千里左右。
次日,趙雲、文聘依照佈置,欺騙淯北下營的魏軍。
法正不慣著劉備,直言不諱說道:“陛下將萬人,橫行天下,寡有人可及。然若將大軍,則陛下韜略不足。正之所以隨軍,竊以為自有兵略,縱不能令陛下奔取長安,但亦能讓陛下全身而退。”
相較於文、呂二人談話的語氣,劉備對待趙雲的態度上更為親切。
劉備可以利用多出來的時間,破武關道上的關隘,凡能在藍田擊敗魏軍主力,就能渡過灞水取長安。也就是說劉備進攻迅速的話,甚至可以在曹丕大軍抵達前,拿下長安,封鎖潼關。潼關被奪,曹魏怕是難以擊敗漢軍,重新奪回關中。
自劉備從三月中下旬出兵,其率兵馬駐紮在淯南。轉入四月,曹丕率大軍南下,軍士紮營在淯北,與劉備隔著淯水對峙。
“仲業守丹水,子明守漢水。君可引步騎萬人以為機動,巡視糧道,充為後軍,以防有失。”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六bb
後日黎明,待劉備遠行無追兵後,趙雲、文聘、呂蒙等將紛紛乘船夜退。不及天明,漢軍浩大的撤軍蹤跡被魏軍發覺,迅速上報到曹丕手上。
“請陛下吩咐,我等必竭力護衛大軍糧道。”趙雲領頭拱手道。
不待曹丕說完話,劉曄立即出列,語氣著急說道:“陛下,劉備所部離散,非是遠遁,恐是為轉進關隴。今馬超起兵叛於武都,陸遜出兵漢中。劉備若從武關疾行,則能與二人匯於關中。時三軍齊發關中,以關中今下之兵,恐難御之!”
劉備領著諸將在昏暗的火光下踱步,身側趙雲、文聘、呂蒙側耳傾聽。
半個月間,劉備與曹丕互派軍士渡河試探,互有傷亡,難分勝負,至此漢魏兩軍陷入對峙期。
劉曄見曹丕還沒反應過來,仔細說道:“丹水源發上洛,順商縣,過武關,經南鄉,入漢水。昔河道乾涸,舟舸運糧不便。今時值初夏,河水上漲,利行舟舸運糧。”
劉備神情為之動容,緊緊握住法正的手,說道:“我唯恨早年無知,中年無業,不能早逢孝直。如能早得孝直,天下或早已入我手。”
“馬孟起舍父捐子,無惡不為,是為反覆小人;陸伯言兵略有方,然身懷儒氣,無超群之膽略。故今襲長安,非大利之局,加之陛下率軍深入,禍福難料。正不隨行,病雖愈,但生如死;若行之,縱死如生。”
趙雲挺拔的身姿微微下腰,拱手道:“雲領命!”
“諾!”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