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485章增益州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85章增益州督 (2 / 3)

“丞相!”

“法令君!”

“孫僕射!”

四人互相問候一番,空出主位與劉備,四人根據地位高低而落坐。

白羽扇微微晃動,諸葛亮端坐席上,說道:“近日以來,或有卿上疏陛下言,自漢室南遷,帝居武昌,則以荊、揚為京師根本所寄,吳越為重鎮,下流之兵糧所總;荊楚為險,長江之甲輜所集。”

“陛下治武漢,御重而馭輕,以荊、揚為羽翼,漢、淮為前驅,以望中原。昔襄樊握於曹賊之手,武漢是為國門,唯多賴南郡、江夏二郡。今得襄樊,全據漢水上游,陛下依舊郡治分得三郡,以為專御中國賊寇。”

“襄樊者,荊楚之舊,西接益梁,與關隴咫尺;北去洛河,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險峻,水路流通轉運無滯。進可以掃蕩秦趙,退可以保據上流,遮蔽國門。”

“今形勢大有不同,荊、揚二州戶口百萬,地域遼闊,治下城邑眾多。為全南漢建制,可擬周之分陝,行益州二分之舊舉,荊、揚二州郡縣以為新州。”

說著,諸葛亮將抄錄奏疏交予三人瀏覽,說道:“陛下以為此言然也,特委亮與尚書諸公議討新州郡縣。”

此份奏疏來自蜀人張裔,及劉備得勝歸朝後,尚書張裔特向劉備上疏,建議劉備可以拆分荊、揚二州。

漢水被南漢掌握,疆域北進數百里,僅剩南陽盆地未入劉備之手。這般之下,武漢已無家門之患,劉備自然無需將荊、揚作為南漢根本,而是可以轉化角色,從軍事職能轉化為政治職能,更加細緻治理吳楚。

吳楚疆域太大,崇山峻嶺,連江帶湖,百姓眾多,僅憑二州治理管轄,且不說州刺史權柄大,僅論治理而言,則是統理尤難。故而在眾多原因下,劉備採納張裔的建議,讓諸葛亮領尚書高官商量如何拆分荊、揚二州。

孫邵翻著奏疏,思量說道:“丞相,不如仿江淮之地,以漢沔數郡為州,劃江北南郡、宜都、襄陽、江夏、漢南、章陵六郡為漢州,荊湘仍為荊州。至此漢沔專御中原,經略河洛,荊州管涉荊蠻,權責可分也!”

“除南郡富庶外,漢州餘郡疲弊,其疆域狹窄,權重民寡,以六郡設漢州,或有不足。”

法正沉吟少許,說道:“然陛下若欲駕重而臨輕,設江北為漢州並非不可。且還可分揚州險要,以西陲豫章、廬陵、鄱陽等郡為一州。”

“增設二州?”

諸葛亮持扇沉吟,似乎對法、孫二人的建議,多有保留。

法正將奏疏放到案几上,問道:“不知丞相、霍督之見是?”

諸葛亮目光投向霍峻,問道:“霍督是為楚人,從軍於吳越,以為漢州、二州之言如何?”

霍峻屈膝坐於席上,說道:“宜都者,荊楚要衝,屏巴鎖荊;襄陽者,處漢水中游,是為國之屏障,順江可至京。今以宜都、襄樊為漢州,則荊楚無險可守,是以山水形勢言,漢州不可設,設之則必有患。”

作為江淮戰區負責人,霍峻非常清楚,一旦漢州設立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因地處南北對抗的前線,軍政一體化屬於是必然之事。彼時漢州軍政集中於一人,凡有異念,則可揮兵順漢水而下武漢。

江淮戰區的形成屬於是南漢發展過程中的獨特產物,劉備能允許江淮出現軍政一體,但不代表他能忍受不了漢北形成軍政一體化。

如歷代漢唐統治者,為什麼把河東、河內納入司隸的轄區下,不是因為二河富庶,而是二河擁有威脅京師的地緣條件。

“至於分揚州之郡邑,以豫章、廬陵、鄱陽等郡為新州,不如再合漢昌、長沙等舊郡,擬為新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