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下的關羽雖心情憤怒,惱火自己被敵人坑了,但他深知當下非發火之際,神色儘量保持從容,指揮帳下軍士急忙排佇列陣。
在漢軍列陣之時,幾面‘徐’旗出現在樹林間,同其左右還有‘田’旗。伴隨著鼓聲,魏軍旌旗越來越逼近漢軍。
‘徐’大纛下,徐晃按韁緩行,對左右說道:“我本欲讓關羽至宛城下,從而背擊關羽。然今關羽似有防備,舊策已是難成,唯提前用兵,以擊水賊。”
自徐晃採用趙儼、司馬懿的建議,赦免宛城中聚眾叛亂的山民,侯音帳下山民叛走大半。
繼而,徐晃發帳下軍士攻城,圍三而闕一,晨曦用兵,晚間破城。侯音及其左右從北城出走,潛逃入山間,由東里袞募數百郡兵征討侯音所部。
因宗晉偽降侯音的關係,取代侯音,自書信件,與關羽聯絡。在司馬懿的指導下,終於把關羽騙到宛城。
司馬懿捋著鬍鬚,目露奸詐之色,說道:“關羽察我軍伏兵,今雖有突發擊賊之意,但唯恐新卒難促破關羽及其帳下精銳。”
說著,司馬懿冷笑幾下,說道:“將軍與關羽素來交好,其常以信義自居,何不如以敘舊之名,佯給關羽整軍備戰時間,請他至陣前答話。實與關羽敘舊論情之際,施以箭矢攢射,再率軍掩殺,關羽必敗也!”
徐晃面露猶豫,說道:“參軍,我與關羽因同鄉之親而互愛,今借敘舊之名,率軍掩殺敗軍可,雜以箭矢攢射,恐有背信棄義之感。”
司馬懿臉色微冷,說道:“襄樊危急,是為國家之大事,將軍奉命救之,豈能因舊情之從屬,顧忌關羽性命,而壞國家大事乎?”
聞言,徐晃在心中幽嘆了下,今日司馬懿這般話語,他已無法不為之了。
徐晃心雖有不願,但神情卻是作出醒悟之色,拱手說道:“若非參軍言語,晃險壞國家大事。今晃當邀關羽出陣,以敘舊之名,趁機掩殺而敗之。”
“將軍英明也!”司馬懿笑道。
既有計策,徐晃派人策馬至陣前,請關羽出陣敘舊答話。
“徐晃請君侯出陣答話,恐怕有詐。”廖化說道。
關羽望著尚在整隊的漢軍,說道:“今突遭敵軍,我軍倉促備戰。前軍尚嚴整,後軍列陣中,不宜倉促迎戰。且我今命斥候通知趙累,令其率軍戒備,以為接應我軍。”
“出陣答話,可為大軍爭取時間爾!”
關羽頗有自信,說道:“我與公明相交已久,是有同鄉之情。出陣敘舊,其安會害我乎?”
說完,關羽命留贊、周倉二人整軍,自率左右侍從幾人出陣,與在陣前等候的徐晃敘舊。
關羽挽韁策馬至陣前,喊道:“徐公明何在?”
徐晃同策馬而出,二人隔著遠遠的距離,答道:“君侯,相別十餘載,今於宛城再會,不料君侯卻已鬚髮斑白!”
“昔許昌相會,君侯雄姿英發,晃不勝追憶。多蒙君侯教誨,晃感激不盡。”
繼而,徐晃的言語透出讚美之意,說道:“君侯築水敗曹仁,樊城擒于禁,動搖中國之半臂,威震華夏,令使故人聞之,羨慕不已。”
聽著徐晃這般言語,關羽那欺騙的而憤怒的心情稍退,說道:“我與公明交情深厚,是為河東同鄉,非比他人。今怎敢設下詭計,以欺某也?”
徐晃多有愧疚,答道:“君侯智勇雙全,是為虎熊豪傑,令敵多畏。今若不施此計策,實恐難以擊敗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