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
聞言,侍從按劍呵斥李邈,似有將其當場抓捕的念頭。
劉備忍著怒氣,揮手退散侍從,問道:“卿既知孤此舉不可為,何不助劉季玉乎?”
李邈不以羞恥,說道:“邈非是不敢,多因實力不濟爾!”
劉備臉色微變,今時已有處死這個狂徒的想法。
“抓起來!”
劉備能忍,糜王后可忍不了,拍案震怒,讓左右將李邈抓起問罪。
西殿中諸葛亮得見階下混亂,早已是來到劉備案前。同時還有霍峻、趙雲等武將,怒目而視李邈。
正月旦,君臣歡慶之時,李邈竟敢向劉備口出不遜!
見劉備似有發作之貌,諸葛亮趨步出列,說道:“啟稟大王,李邈酒後失言,理當處以重刑。然今正旦之時,不日又將出徵,此時斬殺賢士,非是良機。亮請大王恕李邈死罪,罷免官職,發回鄉里。”
李邈之兄李朝、李邵二人從人群中擠出,向劉備告罪。
李朝神情惶恐,說道:“大王,臣弟狂妄失言,望大王網開一面,留其一命!”
“大王~”
劉備得見諸葛亮求情,李朝、李邵二人又是多有賢才之輩,心中雖欲殺狂徒李邈,但自我舒緩下,只得留李邈一命。
揮了揮手,劉備冷聲說道:“李邈以下犯上,本應以重刑治之。今孤念李邈初犯,又值佳節,留其性命,罷除官職。”
“多謝大王仁德!”
二李向劉備叩首,多是感謝劉備的寬容大量。
霍峻得見如此一幕,心中微嘆幾下。若他記憶不差,諸葛亮留李邈一命,最終將換來李邈無情的上疏彈劾。
世間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形勢,常有自以為與眾不同之人,向外界講述他獨一無二的暴論。
在霍峻看來李邈,純粹是譁眾取寵之人。若真想為劉璋效忠,學王累不好嗎?殺身成仁,不降劉備。
若是忠於公事之人,或可學黃權,劉璋都投降了,也沒心理負擔,直接為劉備做事好了。
非要過了幾年,當著眾人的面,大義凜然斥責劉備。也就是劉備心善,今時換作曹操,不僅李邈會死,他的兩個哥哥也會受到牽連。
在李邈的破壞下,劉備興致已無,堂會上的氣氛也有些凝重。劉備強撐著精神,與接見完剩餘的臣吏。後面說了些鼓舞人心的話,將錢財盡數賞賜下去,遂結束正旦朝會。
次日,霍峻帶著進軍方略,入宮覲見劉備。
側堂內,劉備心情愉悅,顯然已是將李邈之事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