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年,秋。
在曹丕、曹植二人爭嗣落下帷幕之時,劉備治下的南漢漸漸將注意力投向軍事上。
自去年冬商議讓諸葛亮掛帥徵五溪、山越二夷,諸葛亮便著手準備征討事宜。
夏入秋時,諸葛亮暫卸政務,交由龐統、顧雍、張昭、孫邵等人分理,劉備負責拍板下決議。
在過往的大半年中,霍峻除了給劉備出建議外,便是陪劉備巡視吳楚郡縣,檢查是否有瀆職懈怠之輩。
當然軍隊上的事,霍峻也有參與,如負責研製三弓床弩以及革新甲冑這兩件軍科專案。
今三弓床弩在霍峻的牽頭下漸有成品,可向劉備展示三弓床弩的恐怖殺傷力。
武漢西北郊,原野空曠遼闊,周圍數里軍士嚴密佈控。
“嘚!”
馬蹄聲響起,劉備乘白馬當先,霍峻揮舞白毦鞭隨後,數十名騎卒分散左右。
壓低馬速,劉備挽著韁繩,問道:“仲邈言有強弩新制而成,數百步之內,可穿城壘,射透鐵甲,不知是何事物?”
霍峻舉鞭遙指半里外,人群聚居之地,笑道:“其名為三弓床弩,選上等大弓組成,以三尺五寸之短槍為矢,射中城壘,無不摧毀,樓櫓亦顛墜。”
“哦?”
劉備露出驚奇的表情,說道:“竟有如此之利器,若實如仲邈所言,當可大力裝配軍中,以驚殺北虜。”
三弓床弩可不好研製,霍峻對三弓床弩的瞭解,僅限於由三弓組裝而成,兩弓為正,一弓為反。
時治鄱陽郡時,霍峻曾命人制三弓床弩,然射程不盡人意,毫無史書上所言的威力。後礙於曹操坐鎮中原的恐怖威懾力,霍峻暫時放棄研製三弓床弩,將人力物力投入到生產成熟的漢代弓弩上。
隨著南北分治,劉備採取強幹弱枝的政策,不僅聚南方精銳於武漢,還將南方出眾的工匠安置於武漢。
由此之下,從霍峻去年出任中監軍起,聚集製作床弩的匠師,提出研製三弓床弩。
歷經一年多的時間,在南方頂級匠師的研發下,三弓床弩漸有雛形,經數次實驗,敲定方案尺寸,從而打造出一臺三弓床弩的樣品。
少頃,劉備、霍峻抵達目的地,已等候多時的眾人行禮迎接。
劉備初至試驗場,便被體型巨大的三弓床弩給吸引住。
只見一臺有五六人寬大的床弩陳列在空地上,三張十二石的強弓正反相對,弓身以木為心材,弓腹貼角,弓背鋪筋。三弓之後,有絞車旋轉用於張弦開弓,整個床弩塗上赤紅色,顯得威風凜凜。
“這便是三弓床弩?”
“正是!”
劉備用手撫摸弓身,見弓形似角弩,但弓身比其寬厚,問道:“此弓身以何為材?可受多少力?”
年歲較長的吳匠師急忙出列,說道:“啟稟大王,三弓皆選百年拓木為材,曝曬一年,可受千鈞之力。其弦為黃牛筋,殺牛取曬乾,約重三十兩,復浸水中,非天生神力之人,不能開弦。”
三弓床弩想要發揮出巨大的威力,與製作工藝、弓的型別、制弓材質等三者有非常緊密的關係。
弓的型別上不可用單體弓,需要製作筋角複合弓,以提高蓄能。而筋角複合弓,漢代已有樣式,然極少匠師才知道。
制弓材質上由於三弓床弩射程要遠,其必須承受令人難以想象的力量。如果弓身材質不合格,或是弓弦承受不了巨力,多半會弓折絃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