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劉備捋著鬍鬚,大笑幾聲,說道:“憲和此番高論,今時想來,倒是孤治法苛刻了。既無釀酒之實,怎能以私釀酒水治之?”
“來人,廢私藏釀具之法,命各州郡將羈押百姓盡數釋放,不予處罰。”
“諾!”
侍從領命而走。
簡雍起身而拜,拱手說道:“主公英明,六州百姓必念主公仁德。”
“這倒是不必了!”
劉備微嘆了口氣,說道:“孤治政以來,寡有施恩,今施小惠,安敢自喜。唯望天下早日一統,讓百姓免招兵戈之苦。”
“我與諸卿當以桓、靈二帝為鑑,不可妄自行事,嚴行酷法,殘害百姓。往後若有諫言,當多進諫,以匡正我之錯失。”
劉備今時的心態與十年的前的心態,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之前無地盤之時,劉備常能侃侃而談。今時讓劉備執政,他反而小心惶恐。
他是君主,他所下達的任何政令傳遞下去,都會導致重大影響。若是拍腦袋行事,不知多少百姓遭殃。
治民者當謹慎行事,這是劉備今年最多的感悟。
這也是為什麼劉備越來越敢放權給諸葛亮的原因之一。諸葛亮頒佈一道政令時,常是謹慎萬分,與眾人歷經多時的研討,才敢頒佈。
“治大國如烹小鮮,大王之舉正合此語。”孫乾說道。
“正是!”糜竺應和道。
“噔噔!”
腳步急踩樓梯,劉備抬頭望去,卻見趙雲持劍而來。
“子龍可有急事?”劉備問道。
趙雲躬腰行禮,說道:“啟稟主公,南陽細作來報!”
劉備看了眼空空蕩蕩的二樓酒舍,說道:“今無外人,但說無妨!”
“諾!”
趙雲遲疑少許,說道:“逆賊曹操借平河西、朔方之功,得天子詔書,在鄴城稱魏王,營造宮殿,設立百官,出入同天子禮儀,並下令大赦天下,吏民修養。”
“閹人之後,膽敢稱王?”
劉備臉色冷了下來,將放在嘴邊的茶盞,重放到案上,茶水四濺而出。
“大王!”
劉備從榻上起身,吩咐說道:“轉程回宮,讓仲宣持筆,寫文怒斥曹賊。”
“諾!”
自劉備知道伏皇后被殺之事,他大概就能猜到曹操過不了多久會稱王。今時之所以行為憤怒,多是向屬下表達他的態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