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昭武紀》:“十一月,群下上帝為漢昌王,表於漢帝曰:衛將軍臨淄侯臣劉溥、鎮西將軍閬中侯臣張魯、振武將軍竟陵侯臣劉璋、安遠將軍龍度亭侯臣士燮,平越將軍烏程侯臣孫紹、大司馬長史領鎮軍將軍臣張昭、鎮北將軍雲陽鄉侯臣霍峻、軍師將軍臣諸葛亮……”
漢昌王勸進表十一位領銜,霍峻、諸葛亮分別位居七、八,九到十一分別為關羽、張飛、王粲三人。
除以上十一人領銜外,名單上還有各級南方要職官吏,人數合計一百三十六人。
劉備進位漢昌王的排面不可謂不大,前十一人之中有五人曾是割據一方的諸侯或是諸侯子嗣,歷史上的許靖、龐羲、李嚴等人今時都排到後面去了。
眾臣在武漢上疏合推劉備進位國王,劉備推辭了兩次,礙於眾人的盛情,不得已於蛇、龜二山開壇設祭,受封漢昌王。
二十六日,良辰吉時已至。
劉備乘五駟之王駕,著九章玄衣纁裳,頭插玉簪,親至祭壇。
劉溥、張魯、劉璋、霍峻等文武官吏,身襲赤玄禮服,頭戴進賢冠,緊跟在劉備身後。
至祭壇,漢軍甲士神情嚴肅,手持長戟分列道路兩側,直達祭壇階梯。
眾臣止步,劉備獨自上臺。
在劉備上臺的瞬間,樂官於左右奏九韶樂,歌者高誦禮言。鼓樂大作,笙歌聒地,鼓聲如雷,禮歌高亢,響徹長空,迴盪祭壇四周。
隨著劉備行至祭壇頂端,王粲代眾人宣讀勸進表。
“……伏惟陛下誕姿聖德,統理萬邦,而遭厄運不造之艱。董卓首難,蕩覆京畿,曹操階禍,竊執天衡;……大司馬領司隸校尉豫、荊、益、揚四州牧鄴城侯備,……操外吞天下,內殘群寮,朝廷有蕭牆之危……。”
“臣等輒依舊典,封備漢昌王,董齊六軍,糾合義士,掃滅凶逆。以漢昌、江夏、長沙為國,所署置依漢初諸侯王故典。夫權宜之制,苟利社稷,專之可也。然後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矯罪,雖死無恨。”
相較歷史上以五郡為漢中國,率先晉位漢昌王的劉備,則是不敢太明目張膽,僅以三郡為國土。然實際差別不大,過不了多久,待時機恰當,估摸劉備就會稱帝開國。
在王粲的禮唱下,劉備雙膝跪在蒲團上,雙手作揖,向象徵天子的蒼天,行三拜九叩之禮,以謝劉協的恩典。
“大王!”
王粲低聲提醒。
劉備從蒲團上而起,拿過王粲遞過來的祭文。
吐了口濁氣,劉備高聲念道:“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將之任,董督三軍,奉辭於外,不得掃除寇難,靖難王室……。”
洋洋灑灑的幾百字,劉備高聲念讀。
待劉備唸完後,劉溥捧著象徵諸侯王的九旒冕冠上階,親自為劉備戴上。
旒珠在劉備眼前搖晃,他張開雙手,朝向階下群臣。
“拜見大王!”
此刻不論是祭壇上的劉溥、王粲,亦或是祭壇下的張魯、劉璋、霍峻等人,都在這一瞬間下跪,對劉備行王臣之禮。
“諸卿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