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帳下兵馬不多,曹軍從三道進取。陸遜需兵分三部守外圍,甚至在不知敵軍細情之下,陸遜還有分兵守備子午谷,以免像張魯一樣,被龐德偷渡。
也就說陸遜分兵把守的通道越多,他帳下的兵力越分散。兵力分散之下,他就越無力抵禦住各路兵馬的進攻。
“哦?”
夏侯淵心生好奇,問道:“義山任武都太守,多知漢中地勢,不知有何道路可入漢中?”
楊阜沉吟少許,說道:“啟稟將軍,昔張飛敗韓遂之戰,張飛困於陽平關之內,其從白水間道偷行至關外,突襲韓遂所部。今將軍可效行張飛舊策,從白水間道偷渡入漢中。”
“時將軍攻陽平,子廉將軍走儻駱,馬超入褒斜,又有偏軍走白水間道,兵發四路,陸遜縱是韓信在世,蓋不能守。”
夏侯淵捋著鬍鬚,說道:“陸遜能驕敵之心,擊儁乂於半渡,可見非無謀之人。白水間道,張飛所行之舊路,陸遜不可能不備。兵少則無用,兵多則易受伏,此道怕是難行。”
歷史上劉備繞行陽平關,偷渡入漢中的山道,今時被張飛用了之後,眾人已是盡知。
當然巴蜀山水溝壑縱橫,從來沒有任何一個關卡能擋住敵軍。陽平關看似卡住入漢中的道路,但實際上覆蓋了周邊的山水據點小道。兵馬從陽平關出動,可輕易擊敗從小道進入漢中的敵軍。
漢中太守趙昂起身,說道:“白水間道,敵我盡知。將軍何不如命一支偏軍,虛張聲勢走間道,以惑陸遜。趁敵不備之際,率大軍攻陽平。如此佈置,陸遜分陽平關之兵往間道,關內軍士必然空虛,此將軍用武之時!”
趙昂,字偉章,漢陽西城人。忠於國事,在擊破馬超上多有獻策,楊阜所獻取武都諸羌部落,離散馬超帳下羌兵人心,便是出自他手。
在隴右眾賢人之中,趙昂與楊阜二人齊名,能力各有所長。今曹操降服隴右,收趙、楊等隴右士人為己用,各委官職任用。
夏侯淵大喜過望,說道:“義山、偉章之策精妙,如此進軍,陸遜安能擋乎?”
“傳令下去,命張郃戴罪立功,率本部走白水間道,虛張聲勢入漢中。待敵軍撤離後,我大軍直取陽平關。”
夏侯淵說道:“你二人獻策之功,某計入簿上,待克漢中,一併封賞。”
“謝將軍!”
——
陽平關,議堂。
陸遜大敗張郃,斬俘四千餘眾,如此大的勝果,一掃大軍壓境的陰鬱氣氛。眾人露出笑容,紛紛稱讚陸遜用兵出眾。
眾人在稱讚陸遜,而他卻是寵辱不驚,襲儒服坐於榻上,案几上攤著漢中輿圖。
楊昂口水飛濺,向眾人訴說陸遜擊敗張郃的精彩操作,以及如何騙過他的表演。眾人側耳傾聽,言到精彩之處,不由鼓掌喝彩。
宗預抬頭陸遜臉色如常,問道:“將軍大破張郃,為何不喜?”
陸遜指著輿圖,說道:“敗張郃僅是小勝,不值歡喜。馬超、曹洪、夏侯淵兵分三道入漢中,如何保城禦敵,需深思熟慮。”
宗預露出笑容,說道:“今挫敵兵鋒,我軍士氣大漲,新舊老弱皆能委用,行分御諸圍之策,或許能禦敵於漢中之外。”
陸遜搖了搖頭,說道:“關中入漢中孔道眾多,有子午、儻駱、褒斜三道,隴西入漢中有祁山、白水二道需防。若分御諸圍,以漢中帳下兵馬,安能御之?”
接著,陸遜盯著輿圖上的陽平關,說道:“陽平關看似天險,但有白水間道可通漢南。若敵寇暗襲白水間道,陽平關者無用;若敵寇虛行白水間道,實取陽平關,我軍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