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甘寧向劉備拱手請戰,說道:“主公,寧願率少量精銳士卒渡江,尋機挫敵,揚我軍威。”
“甘將軍莫急!”
諸葛亮輕撫羽扇,笑道:“今時機未至,不可輕敵。待戰機來時,甘將軍自有用武之地。”
“興霸,且從軍師之言。”
劉備微微頷首,說道:“漢水皆由卿坐鎮,卿為水師大將,不可輕戰。”
“諾!”
見劉備認同諸葛亮之語,甘寧唯有應道。
劉備看向殷觀,問道:“今江淮動靜何如?”
殷觀沉吟少許,說道:“啟稟主公,霍將軍並無動靜,仍駐守在濡須口。”
頓了頓,殷觀說道:“主公,今曹操兵臨江北,兵馬眾多,何不讓霍將軍率兵北攻合肥,分擔我軍於江北壓力。”
“不可!”
馬良阻止說道:“良與弟謖前後使濡須口,竊以為霍將軍屯兵東關已有北伐合肥之意。然今時兵馬未動,必有規劃。良常聞‘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不如互通軍報,讓霍將軍自行安排軍略。”
劉備微微頷首,讚揚說道:“仲邈將略蓋世,非是凡將。昔下江東時,常握兵不動,靜觀時機。若戰機顯,則動如雷霆,率兵出戰,引兵破敵。昔臨別言,當取合肥還,孤當信之。”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劉備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論待手下真誠,曹操、孫權皆不能與劉備相比。以至於劉備對於戰敗屬下,賞而不罰。
孟達、申氏兄弟舉三郡降曹,劉備對三人家眷也沒下殺手。以至於當黃權降曹時,聽聞劉備殺他家眷,根本不相信。畢竟連孟達的家眷都沒殺,怎麼會殺他的家眷。
這也導致了文武雖感激劉備,但遇事急時,不是投降,便是逃跑,如廖立、郝普、士仁等人。
劉備環顧左右文武,吩咐說道:“水師巡視江面,各部不可懈怠。季常渡江安撫仲業,詢問卻月城防,是否需要益兵,或是增加弓弩。”
“諾!”吳楚文武應道。
——
且不言曹劉在江夏對峙,在劉璋的迎奉下,張飛、陸遜、龐統三人入巴蜀。
說來也奇怪,陸遜率兵經過夷陵時,心有所感,便將議改為遜,並報於劉備。信中,陸遜又鬼使神差的說了句,夷陵地勢險峻,若巴蜀犯荊州,阻敵於此,可行火攻之策。
收到書信的劉備,認為陸遜之名好於陸議,此番西入巴蜀,必能建功。在關於夷陵地勢部分,劉備認為於草木間連營的話,方能用火攻,才能將敵人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