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略作思量,說道:“主公屯駐鄂地,冶煉甲兵,厲兵秣馬,親守邊關,與曹操針鋒相對,有寄‘武運昌盛’之望,不如取名武昌。”
“武昌?”劉備思量少許,問道:“可有其他之名?”
“主公,武昌之名雖能顯主公武德,但難彰顯主公北伐中原,興復漢室之念。”霍峻心生惡趣味,說道:“峻以為何如將昌改為漢,呼之為‘武漢’,取自‘以武興漢’之意。”
“武漢?”
劉備口中唸叨幾聲,笑道:“子敬向孤建言,取‘武運昌盛’之意,將鄂縣改為武昌。然今聞仲邈上建,似乎武漢更為恰當。”
說著,劉備看向魯肅,問道:“子敬以為何如?”
舉樽飲酒的魯肅,放下酒樽,笑道:“仲邈所取武漢之名,當勝武昌之稱一籌。以武興漢,可彰主公大志。”
“既然如此,將鄂縣更名為武漢。”劉備滿意的說道。
霍峻嘴角含笑,與眾人口呼‘英明’。
歷史上武漢由來哪有這般複雜,僅是因武昌、漢陽二城隔江而立,世人簡稱之為武、漢,與簡稱襄、樊相同。隨著武昌、漢陽、漢口三鎮合一,便取武漢為名。
如今提前二千年,被霍峻附以他意,直接稱為武漢。
劉備見左側有武人缺席,問左右道:“此為何人,怎麼不來赴宴!”
“啟稟主公,江夏太守文聘是也!”侍從答道。
劉備微微皺眉,說道:“莫非你等不曾通知仲業赴宴?”
侍從惶恐說道:“在下命人通傳,文江夏言將會赴宴。”
劉備略有不滿,今日設宴,有拉攏荊楚群臣之意。鎮守江北夏口的文聘,他早命人通知,如今遲遲不到,豈不是打他臉嗎?
諸葛亮輕撫羽扇,勸慰說道:“主公,文江夏守禦邊關,責任重大,怕是不敢親至。”
“或是如此爾!”
劉備深呼吸,蓋或知道自己鯨吞荊楚,短期內想收服人心,怕是困難。很快劉備收拾心情,又是笑臉迎人。
半響後,出乎劉備意料,披著甲冑的文聘姍姍來遲。
劉備略有驚喜,笑道:“仲業,何故來遲?”
文聘佇立案前,低頭拱手說道:“主公在江南設宴,聘恐有曹軍襲擾,特率帳下騎卒巡視江北。今無敵寇身影,方敢過江赴宴。”
不問文聘真實想法,作為派系君主的劉備不得不為此動容,下榻握住文聘的手,感慨說道:“仲業奉忠守業,得有大將如此,好荊楚無憂,孤亦可高枕無憂。”
“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