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四年,七月。
曹操從許昌動身,至譙縣老家,又從渦水入淮河,抵壽春匯合諸將,進而南下合肥。
得因金口兵敗,此次曹操出征江淮,所帶兵馬遠不如歷史之多,加上夏侯、曹氏諸將,曹操帳下兵馬僅有六萬之眾。
南下江淮六萬兵馬,其中泰山諸將兵有萬餘人,曹操實際上也就帶了四萬餘眾人馬南下。
兵力較歷史上變少,又因早些年霍峻在江北的經營。曹操的南下目的也發生了改變,即破濡須口,佔據巢湖,改為南下徵撫江淮,遷民向北,以免讓劉備得利。
江淮之地,曹操早有關注,但是之前礙於征討河北、遼東,又南下江漢作戰,無瑕投入大量的精力。僅能讓劉馥單人身赴江淮,為曹操營造合肥城。
往昔,唯有在二劉兵出江左時,曹操讓夏侯淵、于禁幫襯下孫權,以免讓劉表坐大。然得益於霍峻在江北的早年經營,反而動搖了曹操在江淮的威望。
去歲在江淮享有聲譽的劉馥病逝,以及曹操在金口的兵敗,徹底動搖了曹氏在江淮的統治。江淮諸寇在諸葛亮的招撫下,蠢蠢欲動,與劉備眉來眼去。
為了防止劉備奪取合肥,或是劉備遷徙江淮民眾南下,曹操必須南征江淮,以來鞏固他在江淮的統治。
曹軍營寨,中軍大帳。
一幅遼闊的江淮輿圖掛在帳中,曹操端坐於案前,問道:“梅成、陳蘭,聚眾不服,佔據六安、灊縣反叛。此二賊寇,應如何征討?”
曹操採納劉曄的建議,遣使安撫江淮諸寇,然陳策、陳蘭、梅成、雷緒皆不受曹操的招安。曹操無奈之下,唯有派遣將校征討四賊。
夏侯淵拱手說道:“啟稟丞相,六安之賊易徵,唯有灊縣之賊難徵。灊縣臨近灊山,山勢險峻異常,群山連綿,狹難通人。且陳蘭與灊山賊寇雷緒關係甚密,擊陳蘭,雷緒必救。”
“雷緒,袁術舊賊,曾與劉備有舊,又與霍峻有書信往來。今下之時,霍峻坐鎮南郡不足為慮。唯有江東劉備會有動作,恐會派兵救援陳、雷二寇,因而當深備之。”
曹操冷笑幾聲,說道:“四賊不降,敢蓄意反叛,何來膽略?怕是劉備許諾策應,陰連四賊。且劉備虛仁假義,素好名聲,二賊部曲眾多,劉備怎會不救?”
“那當如何對之?”夏侯淵問道。
話音剛落,侍從入帳稟告,說道:“啟稟丞相,蕩寇將軍討滅陳策功成,今攜陳策首級於帳外等候。”
“速請!”
曹操眉目飛揚,笑道:“孤之文遠歸也!”
少頃,卻見張遼身披重甲,邁著虎步,手中拎著裹有陳策首級的布囊入帳。
“拜見明公!”
見張遼著甲欲行禮,曹操快步出案,攔住張遼,笑道:“文遠著甲不便,何需行大禮。”
“謝明公!”
張遼面露感激之色,提著溢位血漬的布囊,說道:“丞相,此乃賊首陳策頭顱,其治下數萬部眾,盡數歸降我軍。”
“彩!”
曹操讓侍從接過布囊,笑道:“文遠出征不至十日,便斬陳策歸來,勇略屬實蓋世,實乃萬人敵也!”
兵貴神速,曹操擔憂自己大張旗鼓南下,怕被四賊發現。因而輕兵速進,讓張遼率精銳先擊陳策。
軍發數日,張遼憑藉自己的勇武,抵達陳策營寨的當日,便斬殺陳策,俘虜數萬男女。
說著,曹操摟著張遼,對帳內眾將,說道:“孤本慮灊山之險,天柱山之固,無人可以破賊。今卻思來,非文遠莫屬。”
曹操環顧眾將,說道:“于禁、臧霸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