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峻似乎感受到王粲的深意,問道:“使君是否知曉府中言論雜語?”
王粲微微頷首,說道:“豈能不知,使君患病臥榻,唯恐荊楚生亂,時常召我等詢問。”
霍峻沉吟少許,問道:“那不知諸位前來,所為何事?”
潘浚向霍峻拱手,說道:“我等得見仲邈,乃是欲問仲邈意下如何?”
“那諸位之意如何?”霍峻反問道。
潘浚面露糾結之色,說道:“今大爭之世,主上若是闇弱,怕僅能自保,難行進取之事。今使君久不定長公子,則是長公子柔弱,難成大事。”
“那以國安將軍為荊州牧何如?”霍峻試探問道。
潘浚眉目微皺,說道:“國安將軍雖是驍勇能戰,但寡有謀略。僅能為將,而不能為君。若二者相較優劣,國安將軍或為繼任者。”
霍峻面露笑容,說道:“既然有繼任之人,諸君又為何憂慮?”
頓了頓,霍峻環視三人,笑道:“莫非三位與桓、傅二人相同,欲勸使君歸曹;亦或是從其他人言,邀玄德公入荊州,掌握大權。”
王粲微嘆了口氣,說道:“荊楚之事,事關江左。而吳楚之事,事關天下安危。我等今下難有恰當人選,欲觀仲邈之意。”
說著,王粲開玩笑說道:“若實在不行,倒不如讓二公子上位,我等輔佐其至成年;亦或是借玄德公至荊楚,讓玄德公替使君代掌荊楚之事。”
霍峻看了眼王粲,說道:“今天色已晚,諸君不如且回。待峻明晨見過使君,或許方知深淺。”
見霍峻如此言語,三人只得告辭離去。
待幾人走後,蔣濟、丁封趨步入堂。
年輕氣盛的丁封甚是不平,嚷嚷說道:“劉磐何德何能成為荊州牧,他能上位?那將軍名聲之高,軍略之強,豈不是也能出任荊州牧。”
“不可胡言!”霍峻呵斥說道。
蔣濟見霍峻無此意思,說道:“不可在外胡言,將軍身受使君大恩,豈能行此背逆之事。即便將軍有此念,劉磐、劉先也不能答應,且劉備亦會引兵擊之。”
借劉琦病逝自立,霍峻幾乎沒想過。別看他如今名聲之高,令人推崇,又手握大軍,實際上很大部分來自劉琦。
如果他背叛了劉琦,很多東西都會離他而去。且群雄勢力逐漸確定下來,霍峻出身僅是豪強小吏,哪有什麼士族人脈關係。今想反客為主,名聲不僅會臭,也會遭多方圍攻,最終敗亡。
若到東漢末年初期,群雄紛爭之時,憑藉時機割據一方或有可能。
丁封撓了撓腦袋,唯有傻笑。他作為丁奉的弟弟,在丁奉出任羆虺軍將領後,便接替兄長的職責,負責保護霍峻。
蔣濟見霍峻踱步深思,問道:“將軍之意是?”
“明晨之時,我當拜見使君。向使君分析抉擇利弊,陳述其中利害。”霍峻沉聲說道。
今天狀態差,7k暫且算3更了。明天字數會在7k以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