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頃,身襲藍袍的柤中使者張儉趨步入內,熟練地行了個漢人禮節,說道:“柤中蠻夷張儉,見過霍將軍。得聞將軍金口敗曹,儉心中不甚仰慕,今時得見將軍英姿,甚是有幸。”
霍峻抬手示意免禮,笑道:“皆為南郡之人,無需如此多禮。不知張君遠道而來,有何要事?”
張儉拱手說道:“啟稟將軍,曹操畏懼將軍兵勢,欲遷漢南民夷向北。今我柤中蠻得令,需遷徙往北。我家君長心念故土,難捨家鄉,不願北遷,願留於南郡。”
“然曹軍兵馬之眾多,我柤中民夷心中甚畏。望將軍能念在南郡鄉人之情,施以援手,派遣軍士支援我部。及若事成,我柤中蠻願為將軍效力。”
霍峻心中已有計較,說道:“既是鄉人之請,又是蠻王之求,峻豈能不救!君可暫退,讓某與諸將商討一二。”
張儉喜上眉梢,應道:“儉與數萬柤中民夷謝過將軍。”
待張儉趨步退下,霍峻將目光望向眾人,說道:“張儉之語如何?梅敷可有歸附我軍之意?”
霍篤沉吟少許,說道:“都督,梅敷坐擁萬餘部曲,帳下族人有六萬餘眾。今與曹氏交鋒之際,其位處柤中,離當陽百餘里,離襄陽亦有百餘里。以此地段,或可向雙方示好,以保自己富貴,安會真心歸附?”
梅敷想當牆頭草,在劉曹爭鋒中保證自己的地位不是沒有道理。梅敷三兄弟憑手上部曲萬餘人,世代居住柤中。
且柤中位於襄陽、當陽之間,有極大的戰略操作空間。曹操取柤中,則可投劉琦;劉琦取柤中,則會投曹操。
蔣濟捋著鬍鬚,說道:“霍將軍所言不無道理,張儉向我軍求援,當是曹操逼迫柤中蠻北遷。若我軍解其危難,欲讓柤中蠻南遷,則梅敷又會投效曹仁。”
陳越微微皺眉,說道:“話雖是如此,但也不能坐視曹仁將柤中蠻北遷,以實葉宛。”
這便是現實,雙方交戰過程中,會允許保持中立的人,但絕不會坐視中立的人倒向另外一邊。
歷史上,梅敷三兄弟反覆騎牆,樂進佔據優勢,他們向樂進示好。若是關羽佔據優勢,則向關羽示好。
後來吳國取代蜀漢,他們也在魏吳兩邊騎牆。直到朱然上位,曹魏內鬥,才解決梅敷三兄弟騎牆的問題。
蔣濟斟酌幾許,拱手說道:“都督,不如行將計就計之策。”
“將計就計!”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子通可是欲讓曹仁知曉梅敷與我軍往來一事?”
“正是!”
蔣濟微微拱手說道:“都督不如書信一封,讓曹仁截獲此信。曹仁得此信,心中必是憂慮,當會向柤中蠻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