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14章博望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章博望對 (2 / 3)

“現曹操秉持朝政,欺天子,殺臣僚,可謂心懷篡逆也。而豫州居於荊楚,欲輔漢室,真可謂難矣!”

劉備心中猛跳,問道:“以君之見,當如何是好?”

霍峻揚起嘴角,說道:“昔秦亡之時,高祖欲尊事義帝,然項羽為亂,殘害義帝。今之曹操,猶昔項羽。豫州何言輔漢室?不如效世祖之事,奮然起兵,掃蕩天下群寇,自興漢室。”

“恕峻悖逆,漢室誠不可驟興,曹操亦不可卒除。豫州當效先人,建基業,掃群寇,立新漢。”

劉備舔了舔嘴唇,沒有說話。

看劉備預設下來,霍峻從行李中抽出一幅輿圖,攤在案上,說道:“豫州且看!”

“今袁紹猝亡,二子爭權,河北將入曹操囊中。如此大河南北,將為曹操所據,曹氏坐擁中原,挾天子而令諸侯,可謂佔盡天時,實不可與之爭鋒。”

“荊楚之地,劉荊州已據有十餘年,甲士十萬,士族為翼,不可急取。益州之地,蜀道艱險,雖雲天府,然非有內援,難以圖之。此二者擁盡地利,亦非用武之地。”

“反觀江東,孫策夭亡,孫權幼衝,內有族人不服,外有將校不遜,下有群賊為亂,上有廟堂齟齬。雖得孫氏舊人輔弼,然孫氏之入江東,殺戮太重,士庶多怨,民不依附,孫策因之而死。若方略得當,據之人和,則必可圖之。”

孫權接替孫策的時候,年紀不過十八歲,根本難以服眾。廬江太守李術公開反叛,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孫暠企圖奪權,諸如此類的野心家可是不少。

劉備盯著輿圖,斟酌良久說道:“雖如此,然以備之部屬,尚難與之爭鋒。”

霍峻笑了幾聲,問道:“豫州爭鋒江東之敵,豈非孫權邪?”

“正是!”

“請問,豫州孰強於孫權?”霍峻繼續問道。

劉備沉吟少許,答道:“備不才,論勇略、名望可言強於孫權,然論之士民、兵馬則遠不及也。”

霍峻拱手行禮,沉聲說道:“峻觀孫氏久已,請言孫權及兄孫策二人。”

“孫策者,勇略達人,知人善任,故能定江東。然觀其行,唯恃勇力,不修德業,號曰小霸王。又為人性急少謀,輕而無備,終死於小人之手,徒為世人笑耳。孫策既亡,江左震盪,士族多叛,可見孫氏立業之淺。其弟孫權,年既幼衝,才能不顯,故雖名統江東,而實賴周瑜、張昭、吳景等舊人耳。”

“且自黃巾以來,青徐之人多亡江左,又曹操之亂徐州,士民南渡者益眾。若以豫州之名望,用兵江左,效高祖之入關中,嚴軍令,靖地方,除厲法,任賢能,則江東士庶必為之傾倒,青徐士人必爭相投效,此豫州之勝孫氏也。”

“至於兵馬,關、張皆萬人敵,名震中原,江左將校,何能比及?且夫豫州之兵雖少,然轉戰中原,久歷疆場,兵卒驍勇,忠貞可信。而江左兵將,行奉邑之法,本怯於外戰,如今孫策已死,士眾難用。以此兵將入江東,猶如虎入群羊,誰敢爭鋒!”

歷史上孫吳與江東大族關係,需要分時期來看。第一階段,孫策渡江南征,地方大族武力反抗孫策的統治,被孫策斬殺,其根本目的在於‘誅其名豪,威行鄰國’,以達到迅速平定江東。

第二階段,孫權接管江東開始,孫權的早期為了鞏固地位,一方面拉攏江東士人,一方面搞血腥屠殺威懾地方不軌之人。如征討李術,孫權便屠殺皖城。

直到孫權的政治穩固下來了,孫氏與江東大族才漸漸地融合起來。而當下這個階段,處在孫權執政早期。江東人心尚未依附,孫權也並未完全統治江東六郡。

霍峻最後總結道:“江東者,大江天險,舟船為馬,沃野千里,物產豐美,足養十萬兵。春秋之時,夫差、勾踐以為基業,稱霸中原。使君憑藉此地,上可取徐淮,西可連荊益。曹操南下,以舟船為兵,阻敵於江北,然後建號帝王以興漢室。”

在霍峻的分析下,劉備難掩激動之情,但他仍沒忘記難題,問道:“大江之上,決於水戰,江左水軍,久經操練,何以破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