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丁們忙活著宰殺鯽魚,製成生魚片。
膀大腰圓的主廚,喊道:“明公欲觀龍魚,取龍魚來。”
一條近三尺長的金黃鯽魚在水桶中游弋,這是他今日向漁婦買的極品鯽魚,專門為劉表製作他拿手的魚膾。
鯽魚,淡水魚,音同‘吉’,有吉祥之意。秦漢之時,鯽魚乃是魚中上品,冬日季節,鯽魚肉濃子多,喜宴上必用鯽魚為菜餚。
同時鯽魚之所以會有金黃顏色的面板,也很簡單。因為後世的金魚與鯽魚同一品種,在野生環境下,鯽魚多為綠褐或灰色,隨著各種各樣的變異,金黃顏色的鯽魚雖少,但不代表沒有。
少頃,金魚被主廚端上筵席。
劉備望著水中游弋的金魚,感嘆說道:“真乃極品,備能食此魚,實是畢生幸事。”
待觀賞過後,主廚將龍魚重新拿回後廚,開始嫻熟地殺魚,用刀猛擊魚頭,然後逆向刮魚鱗,去魚腥線,除魚鰓。
接著鋒利的菜刀從背部開刀下去,繼而劈開魚頭,魚身猛地掰開之時,只見一束沾滿血跡的巾帛躺在魚腹裡。
轉瞬間,主廚臉色猛地蒼白,嘴裡唸叨:“水神賜書!”
“水神賜書了。”
整個後廚震動!
……
少頃間,侍從連滾帶爬地闖進筵席當中,將帶著魚腥味的巾帛交到劉表手上。
“主公,龍魚腹中藏有巾帛。”
劉表拿過巾帛一看,臉色驟然大變,繼而神情恐慌,眼前不由發黑。
“夫君!”
“明公!”
見劉表神情如此,眾人團團聚集過來。
“子報父仇!”
劉琦瞄到上面的內容,失聲喊道。
劉備震驚異常,發揮傳統技能,失手將手中的筷子掉落地上,驚恐說道:“水神賜書,非福即災。”
濃妝豔抹的蔡夫人看著帶血巾帛,歇斯底里喊道:“怎麼回事?”
即便是蒯越聽到‘子報父仇’四字,臉色也是大變。
上位亂成了一團!
剎那間,‘水神賜書’的訊息傳遍整個筵席,賓客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聯想到前些日襄陽城內流傳的那首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