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169章江左歸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9章江左歸附 (2 / 3)

“這?”

孫權皺起眉毛,在他心目中真就不想歸順劉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名義大勢,自己北投曹操,必能得其禮遇。而那劉表名不正言不順,既無名義可言,兵馬疆土又比不上曹操,自己可能還會因江東之主的原因,被劉表囚禁起來,這筆買賣真就不划算。

張昭似乎看出了孫權的猶豫,說道:“啟稟麾下,今曹操雖據大義,兵馬又眾,但效之者眾多。麾下投之,其必不以為然;劉表雖弱,卻有好名之心,見眾孫氏北歸,心中自然不悅。今麾下願投而效之,其得我必喜。”

“報!”

侍從趨步入堂,惶恐說道:“啟稟麾下,霍峻率荊州水師攻入我軍畔海水寨,盡奪舟船,截斷海道。”

“什麼!”

眾人失聲驚呼,畔海水寨被奪,想要大規模透過渡海外逃已經是難以實現了,除非孫權願意隻身北漂。今剩下就兩條道路,一是負隅頑抗,二是舉手歸降。

孫權深嘆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有勞張公、東部等尊者出使,與荊州議歸降之事。”

“諾!”

……

張昭、張紘、孫邵三人向劉琦獻表歸降。實際如張昭所說,荊州方面對孫權的歸降頗是重視。不管孫權當下的官職如何,但孫權以江東之主的身份歸降,無疑是漲了劉表的顏面。

在劉備的建議下,劉琦收下表文,好生安撫三人,並與劉備向劉表舉薦孫權以平西將軍,都亭侯。又舉孫紹為騎都尉,兼烏程侯。

孫權的官職往上躍遷一級,從討逆將軍至平西將軍。雖是虛官遙領,但亦可表明荊州方面對孫權的器重。孫權安心之下,孫乾、簡雍與張昭、張紘等人奔走歸降事宜進展順利,孫氏正式歸降劉表。

手握揚州人口案牘文書,又仔細翻閱丹陽郡的人口資料,劉備甚是歡喜。

“孔明,後漢永和五年時,核驗江左吳郡、會稽、豫章、丹陽舊四郡,居有戶八十萬,口三百五十萬人。揚州竟然如此富庶,實在出乎我預料之外。”劉備感慨道。

諸葛亮輕搖羽扇,說道:“主公切不可被案牘文書所迷惑,後漢南方諸郡郡守為求政績,於文書中統計人丁,常將蠻夷計入其中。故南方州郡人口,並無文書上所載如此之多。”

“竟有此事?”劉備驚訝問道。

劉備常年在北方中原混跡,北方郡縣統計人口,士族豪強遮蔽人口,常往少了計算。今來到南方,劉備亦是不曾想人口還可虛報,畢竟人口與賦稅掛鉤,你人口多了,賦稅自然就高,豈有人口多了,賦稅還減少的道理。

諸葛亮笑道:“主公不中其中緣由,屬實正常。亮叔父曾任豫章太守,亮頗知其中深淺。後漢人丁賦稅統計,有漢夷兩分。漢民出賦納稅,民戶越多,賦稅則是越多;夷民不出稅賦,僅出戶錢,如大口輸布一匹,小口出布二丈。漢民轉夷民者不少,夷民又難以教化,郡縣為免蠻夷叛亂,常計人口,卻不收賦稅……”

從春秋至兩漢,華夏大地不斷向外擴張,征服、設郡縣、移民、漢化。從賦稅徵收的歷史變遷上,可見其中深層次征服與治理的智慧。

如西漢時期,大部分的領土初入王朝之中,統治者們為不引起地方蠻夷的叛亂,對地方蠻夷不收賦稅,施以恩德,派遣郡守縣令治理蠻夷地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