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握著霍峻的手,說道:“初定之下,兩家結姻親之好,著實有必要。屆時若有間隙發生,仲邈當調節我與伯瑋之間關係,切莫讓奸人得逞。”
霍峻微微頷首,認真說道:“我觀使君不僅要與長公子結姻親之好,必要之時,當以諮詢之身份留守吳縣,融洽關係。丹陽郡政務,可交由孔明、元直等賢士負責,使君瀏覽文書即可。”
“留守吳縣?”
劉備捋著鬍鬚,說道:“伯偉曾言不曉州郡政務,欲向某請教。倒是可以藉此留在吳縣,與伯瑋親近關係,亦可結好江左士族。”
說著,劉備目光看向霍峻,問道:“以仲邈之見,將如何為伯瑋謀取荊州?”
霍峻斟酌良久,問道:“孔明之見如何?”
劉備如實說道:“孔明以為當緩緩圖之,蔡瑁、蒯越把持襄陽內外,行重耳之略,尋機謀之。”
“孔明之策穩重。”
點了點頭,霍峻認同說道:“今曹操已克河北,不日南下。且劉荊州尚在,不可與荊州操戈動兵,以壞長公子名聲。”
別看將克江東,劉琦出任揚州刺史,劉備分走丹陽郡自治,但實際上江東的名義統治者乃是劉表。子叛父乃是大忌之事,除非劉表病故,否則江左沒有任何的理由向荊州用兵,甚至還要聽荊州的安排佈置。
“可!”劉備說道:“既然如此,備當於江左練兵,休養生息,招攬賢士,待時而謀。”
劉備緊緊握住霍峻的手掌,感激說道:“三年前,備顛沛流離,兵敗至新野,本以為當碌碌無為。卻不料仲邈獻策於備,行天下二分之略。今江東雖不屬於備,但亦有備一半之疆土。”
“深思觀之,無仲邈謀劃之功,將無備之今日!”
此言此語發自劉備內心,他深知霍峻在這中間立下的功勞。如果沒有霍峻提供下江東的方案,並且屢建奇功,江東是否能下猶未可知。
霍峻見劉備欲行禮,連忙扶起,說道:“峻乃豪強小吏,能有今日之盛,亦要感謝使君。”
霍峻能在平寇鄱陽賊後,領萬人兵馬,劉備居功至偉。他說服了劉琦及眾將,也向劉表上疏舉薦霍峻。以當時霍峻的官職及資歷,想統率萬人大軍,很是困難。
“榮辱共之!”劉備沉聲說道。
“峻願隨使君左右!”霍峻拱手稱道。
ps:今天快日萬了,求個票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