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之事有利必有弊,少有兩全事。
孫瑜從牛渚至京口百餘里長江上修築烽火臺,於外而言,有烽火預警之效;京口城江面佈置哨卡,北固山上又修築烽臺瞭望,於內而言,有金鼓調動之效。
北固山烽火臺不僅有瞭望長江,防備敵襲的效果;同時烽火臺位於高處,還有金鼓鳴號的作用。
即與霍篤的使用效果一樣,接受江面哨卡的資訊,又有將資訊反饋於江面士卒。對於京口城的話,則會鳴金擂鼓,知會京口城內守軍備戰的作用。
在這種一環套一環的防守中,京口城內士卒毫無疑問容易產生懈怠之心。就如霍篤曹軍奇襲烽火臺一樣,除了牛渚花費一番功夫外,拿下後續的烽火臺並無多大的困難。
行至京口水域時,江東水師絲毫沒有懷疑霍篤的身份。因此當北固山烽火臺被拿下後,荊州水師抵達京口岸邊時,京口城內守夜計程車卒仍矇在鼓裡,不知外界變化。
在清冷月光的照耀下,甘寧、陳越各率千名精銳登上陸地。繼而在軍鼓聲及火光中,二人慢慢聚攏了自己帳下的步卒。
為了不讓京口城內計程車卒發現,甘寧、陳越二人勒令軍士熄滅火把,讓夜視能力強計程車卒在前緩緩開路。其餘士卒緊隨其後,手中用繩索相連各人,以免走失。
夜色下,二千名精銳士卒分開而行,一部向南,一部向東。眾士卒口中銜著枚,在微弱的月光中,慢慢地向京口城摸去。
與此同時,高翔乘船順江而下,留下數百人從繩梯爬上北固山外,自己則率千人在此前登陸的地點,在荊州軍士卒的幫助下登上岸邊。繼而如同陳越、甘寧二部一樣,集結帳下士卒,向京口城的東門摸去。
去歲征剿彭虎,霍峻帳下士卒膨脹至萬人,新卒雖佔據五、六千人,但在皖水之戰後,有過征戰經驗,且在長期操練下,這些新卒大部分轉化為老兵,其中勇卒可以算是各部帳下的精銳。今發四千精銳,分四部圍攻京口,並不是什麼難題。
京口城郭與北固山的地形圖,眾將不知看了多少遍,有北固山烽火臺、京口城兩個地標性建築下,眾將很快各就位,靜候烽火臺上的訊號。
寅時時分,霍峻率親兵數人,從西側小路登上北固山。在兄長霍篤的清剿下,北固山近江的後峰已被荊州軍掌握,而霍峻也將在北固山上指揮作戰。
“甘寧、高翔、陳越三部潛伏到城外,今皆已到位。”霍篤拱手,說道:“都督,末將帳下士卒也潛伏到京口北門外。”
看見親自操盤這件事的自家兄長,霍峻顧不上軍中規矩,上前抱住兄長,說道:“此戰能成皆賴兄長操持也!”
“兄長辛苦了!”
“仲邈!”
霍篤雙手抱緊自家的弟弟,欲說貼己話,但想到戰事將起,轉而又說道:“今將士到位,請仲邈下令。”
霍峻鬆開霍篤,叮囑說道:“戰場刀劍無眼,當多多小心。”
“好!”
霍峻登上烽火臺,將京口城郭內外盡收眼中,沉聲說道:“點大火,起精銳,四面攻之!”
“諾!”
高臺上,火把點燃火堆,火光沖天而起,數里內外荊州軍士皆可望見。這把火猶如助燃劑,原本處在黑夜中的京口城外瞬間熱烈起來,士卒奔走的腳步聲、將校的呼喊聲、軍中的號角聲,響徹城郭內外。
“衝!”
西門外,甘寧口銜刀,身負甲,手握飛鉤,他遵守軍令狀,將以先登破城。同甘寧一起的還有數十名臂力強勁的步卒們,他們亦是先登勇士。同時還有二百餘名弓弩手緊隨其後,將為他們提供弓弩掩護。
京口城北、東、南三面依山而建,唯有西門位於平坦的原野上。百步的衝刺頃刻便至,抵近城池時,他們揮舞手中的飛鉤,將飛鉤用力丟擲,鐵製的飛鉤卡住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