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東軍側後方的山嶺上,煙塵滾滾,鳥群騰空而起,隱約間有人群的呼喝聲傳來,幾面簡陋的軍旗飄動,上面歪歪扭扭寫著‘劉’字。
“主公~”
諸葛亮猛地回神,指著煙塵滾滾的方向,大聲喊道:“可是主公提前佈置的我軍兵馬?”
劉備看著突然殺出的部隊,頭冒問號,搖頭說道:“全軍兵力皆已在此,備並無佈置此部兵馬。”
劉琦神色凝重,緊張問道:“可是江東援軍否?”
“應該不是。”諸葛亮說道:“若是江東援兵,豈能會向孫權中軍而去,當是夾擊我軍側翼才對。”
說著,諸葛亮年輕體壯,順著車駕的扶手就準備爬上車,試圖登高望遠,看清是何軍士。
就在諸葛亮欲攀爬上去之時,諸葛瑾、步騭二人腳步匆忙地趕了回來,欣喜若狂說道:“將軍,那日被將軍放走的山越人尤騫率山越精壯之士千餘人前來助陣。”
尤騫為識別敵我,特意讓族人跑到漢軍營寨,告知留守營地的諸葛瑾眾人。得到訊息的諸葛瑾急忙與步騭同來,向劉備告知這件事。
“什麼?”
劉備面露不可思議之色,驚訝說道:“山越蠻人率部相助?”
“正是!”
諸葛瑾喘著粗氣,拱手說道:“將軍仁義著世,山越百姓盡服。那日將軍心懷憐憫,饒恕山人殺馬之罪,又賜下糧草,與蠻人有救命之恩。他們今見將軍戰事焦灼,特率族人相助。”
諸葛瑾、步騭、嚴畯三人投效到劉備帳下,與劉備那日心懷恩德,放走山越蠻人有關。當時三人在猶豫是否為劉備效力時,軍中忽然傳來這則訊息,令三人驚訝不已。商討半響之後,這則訊息成為他們三人為劉備效力的引子。
步騭趨步微微靠前,沉聲說道:“穆公亡馬,韓原之戰,得野人三百相助,得以大勝晉軍;將軍亡馬賜糧,得山越千人相助,此乃得勝江東之時。當不可錯失機遇,請將軍迅速調兵遣將。”
“孔明何如?”
少頃,諸葛亮觀察戰況,說道:“所言屬實,今山越蠻人將與江東軍士交鋒。主公當遣白毦兵上前。”
劉備深深吐氣,深深吸氣。
他從未想過自己一時的仁義之舉,會給自己命運帶來不一樣的改變,他僅是心憫山越蠻人而已。
他幼年亡父,家道中落,唯賴阿母撫養。那時的他僅記著母親起早貪黑,為了那點錢財,編織著草蓆鞋履,拉扯自己長大。
他自己出生底層,雖於亂世之中行殺戮之事,然而心中卻依舊有柔軟之處,即難見他人疾苦而已。
今自己被自己所行仁義之舉相救,讓他又怎不感慨!
劉備壓抑住自己的情緒,沉聲說道:“陳到聽令,命你率白毦兵支援翼德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