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緊皺眉頭,說道:“麾下,父母雙亡,孤身一人,恐那周炬詐降啊!”
周泰不開心了,說道:“打仗怕這怕那,還打什麼仗。今送上門的機會,若不把握豈不可惜。”
周瑜無奈說道:“然霍峻非是常人,統兵佈置,頗是細膩,豈可輕易嘗試,恐害了手下性命。”
周泰氣悶說道:“霍峻又非神人,豈能事事都能料到。”
孫權下壓雙手,說道:“公瑾僅是擔心,非有他意。孤以為我軍圍攻彭澤城至今,城內人心渙散,周炬歸降並非沒有可能。今不如姑且一試,若是能成亦是好事。”
周瑜嘆了口氣,說道:“彭澤城小,周炬獻門歸降,麾下且不可輕入,恐進退失據也。且分為三隊,兩隊於城外接應,一隊入城,方可。”
或許是名將的本能感知,他總感覺著霍峻沒這麼容易對付。越是合理,越符合邏輯,愈讓周瑜心中生疑。
“好!”
孫權微微頷首,佈置說道:“孤已與周炬約定時間,事不宜遲,他於明夜丑時(24)起事,城上舉五盞明火,以為訊號。不知誰敢率先入城!”
潘璋站起身子,拱手說道:“啟稟麾下,末將願率本部將士入城。麾下可率精銳於外等候,璋入城後,則以燃火為訊號。”
孫權大喜說道:“準文珪為先鋒,孤在城外等候訊號。明夜起精銳四千兵馬,隨孤移軍北門,此戰必破彭澤城。”
“諾!”
周府回到族中,連忙讓族人上山避難。
族人不解問道:“孫氏不是不願追究周伯光助荊州之事,我等為何上山避難。”
“伯光若是小卒無事,然伯光牽扯入兩軍交戰之事。雖不知勝負如何,但若孫氏兵敗,恐那孫權將會遷怒我族,且暫避兵亂為上。”周府說道。
“諾!”
……
時至次日夜間,天上弦月如鉤,潘璋率本部於城外潛伏,口銜枚,甲裹布,在那寂靜無人的樹林之中穿梭,唯有眾人的喘息聲,以及那昆蟲的脆鳴聲可聞。
潘璋身披甲冑,手持矛盾,在灌木叢中前行,摸到距離城外二里處,便停了下來。仰望月亮,估摸時間,心中頗是著急。
靜靜等候了半晌,潘璋憑藉著他出色的視力,似乎隱約看見北城門開啟。手下欲衝鋒時,潘璋阻止了手下,直到看見城樓上五盞明火大燃,潘璋這才如釋重負。
跳躍起身,潘璋脫下外袍,高舉長矛,大喊說道:“入城!”
隨著潘璋一聲令下,吹響了號角聲。
只見城外黑夜中的火光由三五點到三五十點,然後再到數百點。本部近千名士卒高舉火把,跟隨“潘”旗衝向開啟的北門,一窩蜂湧入。
就在潘璋率兵湧入彭澤城時,寂靜的彭澤城牆上,有數以百計的人影從城頭上站立而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