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講至此,緣分已盡,緣聚緣散,走了也便是該走了。
隨著閒雜生靈離去,此間靈山,佛蘊更加精純清靜,佛心泰然,留下者,皆是具備修行更高佛門要訣者。
於是,混鯤祖師開始講佛法。
修行佛法一道,亦有根基,須得六根清淨,四大皆空。
只聽混鯤道:“六根,乃口鼻眼耳身意,口乃交談論道之具,乃吞食、言說之基,也是感觸之源。眼乃觀法之物,看道之須。耳能聽,鼻能嗅,缺一而不全,人得阻礙。”
“至於身,屬五識之根本,承載觀感,類為修主。”
“意乃五根演化,乃超脫自我基礎,也是修行之核心。曾有語云,身似浮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西東。意最難捉摸,最易掌控,而又最難掌控!”
“師尊,如何最易掌控,又如何最難掌控?”
接引聽得出神,忍不住問道。
混鯤道:“說是最易掌控,隨意無為,便是將其掌控,任其自然,得大自在。”
“而最難掌控,便是不能隨意!心有掛礙,有掛礙處,故有恐怖。於是延伸喜怒憂思悲恐驚,又怎能隨意?”
隨著六根講到七情,混鯤又漸漸引出“四大皆空”。
四大,所謂地火水風,組成這世界,乃屬物質。
佛法修煉,講求大自在,大圓滿,欲求圓滿,必須摒除物質屬性。
於是,地火水風,盡皆為空,堪悟此法,也便是悟到了四大皆空的真諦,始得圓滿!
一切皆空,一切不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有不空,不空有空……
講到此等大佛法處,靈山地界生靈,又走了兩層!
聽不懂,根本聽不懂!
太玄妙了,太哲學了,太哲理了……
哲理的山路十八彎,哲理的水路九連環。
所以,靈山雷音寺,依舊聽著佛法,沉在其中不能自拔者,最終,只剩六層。
望著這六層生靈,依舊無數,混鯤祖師也異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