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日,廣東的官府馬上就暫停了所有打算實行的改革,並且透過各種渠道告訴了廣州城內的世家大族,讓他們安心。
允熥當然也知道,並且對此不大高興。他辛辛苦苦與親信大臣制定的政令不得不暫緩,擱誰身上也高興不了。
‘好在胥吏已經都剷除了,新的警察有充足的餉銀,還廢除了世襲,應該不至於壞到哪裡去。這一條堅持住,其餘的縱然暫緩倒也影響不了太多。只是以後得想著時時督促地方官府逐漸實行新的政令了。’允熥想著。
之後幾日,允熥又和楊任等人商議了許多事情,將廣東之地積攢的除了宗族之事以外的問題全部給出了處置或安排。
解決了這些問題,雖然仍舊有最大的一個問題尚未解決,但允熥也暫且將心思放下,開始在廣州城內遊玩起來。
雖然後世大家一提起廣州想起來首先是廣東人的吃,或者發達的經濟和外貿,但廣州實際上也有許多名勝古蹟的。光孝寺、六榕寺、五仙觀、三元宮等處,都是風景名勝。
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越秀山和白雲山。白雲山位於廣州城之北,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羊城第一秀’,景色優美,風景秀麗,美不勝收。允熥下榻的行宮就在白雲山附近。
不過白雲山在允熥看來也就那樣,主要是他逛過的好地方太多了,這一世中華南北許多風景秀麗的地方他都看過,白雲山也不會勝出太多。
倒是越秀山,允熥十分有遊覽的興趣。越秀山早在前漢時就就是風景名勝,南越王趙佗曾經在此建造‘朝漢臺’以遊覽此地。不過‘朝漢臺’早就化為煙塵不見蹤影了,越秀山現在最有名的樓閣當屬洪武十三年朱亮祖奉朱元璋之命在此建造的鎮海樓。
允熥此時就挽著熙怡的腰,看著面前這棟絳紅色的樓閣。想起了後世關於鎮海樓建造的傳說。傳說是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之後,有一天和鐵冠道人同遊南京鐘山,遊興正濃之時,鐵冠道人忽然指著東南方對朱元璋說廣東有龍氣,必須立刻在廣州建造一座樓鎮壓住“龍脈”,否則日後必成大明的禍患。朱元璋聽後馬上派人到廣東查詢,發現廣州的越秀山上確實龍氣,隨即下詔命令鎮守廣州的永嘉侯朱亮祖在山上建一座樓將龍氣鎮住。朱亮祖於是在越秀山上興建了這座“樓成塔狀,塔似樓形”的鎮海樓,又叫望海樓。
前世允熥就十分好奇這一段傳說是真是假,這一世在朱元璋還活著的時候就在看到廣東過來的奏摺時問過這個問題,得到真正的答案:就是為了鎮壓廣東的龍脈。
“廣州附近有八條龍脈匯聚,其中一條為首。此脈自江西來,名為九連山,龍行不落單,一路有左右護持,蜿蜒而至白雲山,越秀山為白雲山餘脈,艮龍入首,為廣州主山。所以爺爺要命朱亮祖在越秀山建造鎮海樓,以鎮壓龍脈。允熥,其實爺爺對於龍脈之說也是半信半疑。咱們的老家鳳陽一條龍脈也沒有,但爺爺也當了皇帝,可見這龍脈未必保準。但左右不過是建造一個閣樓的事情,也不費什麼事,建了也就建了。”朱元璋當時說道。
允熥心裡正想著過去和朱元璋說起此事的過往,忽然聽到熙怡說道:“陛下,怎麼不走了?”
他忙回過神來,說道:“走,這就走。”又挽著熙怡繼續向上走。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來到越秀山頂的鎮海樓,平日裡負責維護這裡的人馬上跪下說道:“草民見過陛下。……”
允熥隨意的一擺手讓他們這些人起來,登上了閣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