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傳信給徐景昌,告訴他此事絕對不能輕忽,一定要妥善處置,朕不管他怎麼做,一定要讓那家人撤了狀子。”
若是平常的勳貴,他才不會這麼關心此事,會讓有司該怎麼做怎麼做;但徐景昌是他剛剛稱讚過的人,讓景昌在文官們的彈劾中不得不丟官去職有損他的威名;況且還有宮裡妙錦的面子在。
王喜答應著,轉身下去吩咐幾個值守的侍衛傳皇上的口諭去了。過了好一會兒才返回。
允熥自己又將此事思量了一會兒,擬定了幾個應付過去的辦法記在紙上。
他又抬起頭吩咐了王喜幾句話,王喜一一答應。
說過此事,允熥正要回去歇息,忽然想起了他一開始說的話,問道:“你說有兩件事要奏報給朕,還有一件是何事?不會是另外一家勳貴的子弟的劣跡吧。”
“官家,並非是這樣的事情。而是另外一件事。”王喜隨即說起了這件事。
允熥聽罷,笑道:“原來是這樣的事情,確實有意思。”他忽然想到自己早就想做的一項改革,只是一直因為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而沒有施行。但有了此事,他想要做的改革就可以施行了。
“王喜,你記下來,在朕處置過徐景昌之事後,提醒朕處置此事。”允熥吩咐道。
“是,官家。”
……
……
第二日果然有人彈劾徐景昌。京城雖大,但也不過是一座城池,發生的事情又是人人憤恨的權貴欺壓百姓,是以第二天上午就差不多傳遍全城,許多文官得知此事後紛紛上摺子彈劾徐景昌。還有一些文官如同兩年前一樣,彈劾了許多勳貴世家子弟,揭露了他們的許多劣跡,請求允熥懲處。
允熥自然不能一點懲處都沒有。他下旨讓徐景昌賠了那家人許多錢財,又十分大公無私的命都察院擬定對徐景昌的處置,待處置辦法擬定後,以徐景昌是大明的有功之臣為由減輕了他的處罰;對於其他被揭發的權貴子弟,他也大多照此處理。
隨後他正打算用自己已經擬定好辦法來讓這次的彈劾風潮散去,忽然發覺,這次與上一次,卻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