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抱琴問道。
“是這樣。”允熥斟酌著說道:“去年後半年至今年初的對安南之戰,你父親與你的兄長都立下了功勞,值得嘉獎。朕已經加封你父親葉子高為指揮使,兄長葉宜偉為世襲的千戶。”
“妾在兄長派人送回來的家書中已經知曉了。”抱琴高興的說道:“臣妾之父兄能在大明軍中立下功勳,也不辜負了陛下對他們的期望。”
“不過,葉子高在對安南的一次很重要的戰役中,因為安南人卑鄙無恥的偷襲,不小心被一支箭射中,戰死了。”允熥緩慢的說道。
抱琴馬上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但眼淚還是瞬間就流了下來。允熥馬上將她抱在懷裡,安慰道:“朕也沒有料到他會戰死在戰場上。”
“臣妾還想著,等父親與兄長回了京城後,好好和他們說說話呢。臣妾從小就入鄭國公府為丫鬟,和父母兄弟在一起的時候本來就不多;臣妾的父兄又會武藝,父親還曾跟隨常家大老爺出戰,相聚的日子就更少了。可現在,”抱琴又忍不住哭道:“卻不想沒辦法和父親再說話了,臨行前的那一別,就成了永別。”
“朕本來安排他當得可是押送糧草的提調官,卻不想安南人無恥的偷襲糧草大營,你父親為了保護糧草與安南人血戰,撐到了援軍趕來,眼看著就要全殲偷襲的安南人了,但沒想到一個安南人躲在角落裡射箭。因為當時四面起火視線不清的緣故眾人也沒有注意到,等你父親發覺的時候已經來不及躲閃了。”允熥詳細敘述了一遍葉子高‘戰死’前的過程。即使他早已得知葉子高戰死的真相,但還是選擇了接受這套說辭。
“朕得知後,馬上下旨追封他為指揮使,並且下令安南征討軍以伯爵的禮儀安葬了他,交王朱贊儀親往哀悼;加封葉宜偉世襲的千戶,繼續在糧草衙門為官。即使將來葉宜偉一直不得立功,朕將來也會加封他為指揮使銜。”
“你的母親,朕也會冊封為正三品的淑人,使她可以受到百姓的敬仰。”
聽到自己的母親被冊封,抱琴的表情略有變化,但馬上恢復,又道:“臣妾的母親有兩個兄弟贍養,也不必擔心衣食;能加封為正三品的淑人固然好,但臣妾想母親恐怕寧願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回來。”
“這也是無可奈何。此次出征安南,雖然陣亡的將士不多,也有兩三萬人,還有數萬人受了傷,一時半會兒好不了。總會有人為國犧牲。朕當然不會忘了這些為國犧牲之人,但能做的,也只有獎賞而已。”允熥想到了安南之戰陣亡的許多將士,情緒也有些低落。
抱琴察覺到了允熥的情緒變化,馬上抹抹眼淚,說道:“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臣妾雖然哀傷,但也明白這個道理。臣妾的父親雖然戰死,但是為了大明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允熥對抱琴如此深明大義當然很高興,又見她臉上滿是淚痕,哭得梨花帶雨,不覺更加憐惜,將她抱緊說道:“雖然因為從安南到京師路途遙遠、屍身不能送回京城,但朕會將他的名字列入英靈廟,將來若是葉宜偉能立下大功,還可挪至功臣廟,四時有人祭祀;在安南的墳墓贊儀也會時時派人祭奠,你不必擔心他在底下無所食。”
“臣妾知曉,夫君對待為國盡忠之人一貫十分重視,臣妾對此很放心。”抱琴又道。
允熥又安慰她一會兒,看著時候已經不早了,起身返回乾清宮。
抱琴今日一反常態的沒有將他送到宮殿門口,不過允熥明白她即使再深明大義,父親過世心情也不會這麼快調整過來,所以不以為意。
可他卻不知道,抱琴回到自己的寢殿,讓所有下人都退下去後,臉上露出莫名的神情,喃喃自語道:“父親,您這樣戰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