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
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作馬牛。
壯士飲盡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頭。
金鼓齊鳴萬眾吼,不破黃龍誓不休。”
“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正要從山谷上走下去的允熥也聽到了這首歌,側頭問陪在一旁的通事舍人賀文常道:“這是,蒙元末年義軍的軍歌?”
“陛下,這是前元末年韓山童、劉福通起義的時候,紅巾軍所唱的歌曲;太祖皇帝剛剛起兵的時候,也曾經讓將士們唱這首歌。”賀文常回答道。
允熥低頭沉吟了片刻,說道:“將這首歌列為大明的軍歌之一。”
“是,陛下。”
允熥吩咐過了此事,就將這首軍歌拋在腦後,沉浸在自己剛才的演講中。
允熥現在非常高興。從剛才士兵與武將們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他的這一篇演講效果很好,達到了他想要達到的目的。
允熥的這篇演講,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稍微敘述了一下胡季犛在安南國內的惡行。這一塊對大明的普通士兵和百姓沒什麼用,但卻是必須要說的。為了堵住文官的嘴,政治正確還是要講的。
第二部分,訴說了為何會派兵進攻安南的另外一個理由:胡季犛派人來到雲南、廣西,偷襲大明衛所將士。這個與在場眾人有關聯的事實,再加上特意安排了許多廣西的衛所來聽演講,使得在場的外地衛所將士在氣氛的感染下也萌生出了對安南人的憤恨。
第三部分,就是讓他們一定要狠狠的打,怎麼對付安南人都成,不必有任何顧慮。這一部分定然會讓文官進諫甚至彈劾,允熥本也有更加和緩的話語以避免文官嘰嘰喳喳;但他經過反覆思考,覺得這次的演講是面對普通士兵,那些和緩的話語多半不能激起他們的感情,所以最後不顧身邊通事舍人的勸阻採用這麼激烈的話語。
第四部分,就是說戰後的論功行賞了。這一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雖然為親朋好友報仇很要緊,但自己的功勞也很要緊,他以皇帝的身份親自向他們承諾,就是為了讓他們安心。
其實從整體來講,允熥的演講不是特別好,很多地方抒情不是很到位;但第一,他這個樣子的演講在全世界可是開天闢地頭一遭,眾位將士沒有聽過後世那許多能極大鼓舞人心的演講;第二,他身為皇帝,竟然在公開的講話中表達了對戰死的普通士兵的悼念,和對普通士兵性命的珍視。就憑這,普通士兵也得感動不已。
他一邊從山崗向下走著,一邊回想著自己的這個演講:‘還有些不足之處,以後還要改進;不過總體上來說,效果不錯,成功激發了士兵與安南人奮戰的慾望。’
‘至於最大的問題,恐怕就是文官的進諫了。朕這樣說話,文官們要是能裝聾作啞,除非是集體手斷了。不對,就算他們手斷了,讓人代筆也要寫奏摺向朕進諫。恐怕過兩個月朕的桌前要堆滿這樣的奏摺了。’
不過允熥在決定這樣演講的時候就已經料到了這樣的情形一定會出現,已經做好了迎接奏摺雨的準備。
很快,允熥已經走下山谷,守在山谷底下的人趕忙上前拜見。允熥將由紅巾軍的歌曲所引發的思緒拋開,笑著對面前四人說道:“四叔,十九叔,二十一叔,賢烶兄弟,我的這個對士兵演講,你們覺得如何?”
他面前這四人,就是現在他在南洋冊封的三個藩王,和剩下那個藩王的父親:朱棣,朱橞,朱模,朱賢烶。
允熥這次對安南之戰,不僅徵召了國內的漢軍、蠻夷之兵,還徵召了所有的南洋番國攻打安南,其中當然包括自己冊封的四個藩王。不過允熥也不指望包括自己冊封的四個藩王在內的所有南洋軍隊起多大作用,只是為了動員他們一下,讓他滿知道還有一個皇帝管著他們而已。
其中,其餘番國的兵都集中到了占城從南邊進攻安南;大明四個藩國總計一萬多人計程車兵被安排到了海康所,參加登陸戰。
允熥於十一月十二下午來到海康所,還沒下船目光在岸上一掃,就見到三個身穿親王服飾的人站在岸邊等候,還有一人雖然並且身穿親王服飾僅是一般衣服,但與三個親王站在一起。
允熥眼珠一轉就知道這是哪四個人了,馬上快步走下船,趕在朱棣他們幾個跪下去之前就讓侍衛扶住了他們,並且自己三步並做兩步走過來說道:“四叔、十九叔、二十一叔還有賢烶兄弟,一家人何必行如此大禮?快起來。”
他們四個當然推讓一番才站起來,並且還要感謝一下允熥的恩典。
===========================
對第799章、第803章、第804章進行了修改,請書友重新下載閱讀。
感謝書友板塊飄移,統一俄羅斯黨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