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 (1 / 2)

“不錯。”允又先稱讚了兒子幾句。除了最後一個將《商律》歸入《民律》的問題外,其他問題都很要緊,他本就想著若是文垣不問也要解釋的,現在他也想到這幾個問題問了出來,表明文垣的想法和他越來越接近了。

稱讚過後,允開始解答文垣的問題。“為父先解答第二個問題。促進工會建立自然不能由朝廷設立一個衙門專門管著,若是設立一個衙門,最後要麼反而阻礙工會建立,要麼使得工會淪為專門管著的衙門下屬的衙門,對加入工會的工人毫無用處。”

“想要組建工會,必須是工人自發組建,任何朝廷促進工會建立的舉措都只是揠苗助長,只會壞事。不過對這件事來說,因要促使絲戶與紡織戶成為機工,為了打消他們對開設工場之人的憤恨與擔憂,讓她們能夠安心,提前設立工會就十分有必要了。”

文垣點點頭,忽然又想起什麼,出言問道:“父親,兒子又想起一事。朝廷,不,直屬皇宮大內,以及與勳貴合股的鋼鐵廠,是否應當組建工會?若是組建了工會,工人對工錢不滿意,發動罷工或毆打想要上工的工人,應當如何處置?”

“這個,現下工人對工錢與其他待遇並無不滿意之處,不必組建工會。至於以後,等到情形不同時再說吧。”允想了想,回答道。鋼鐵廠現在雖然算作私營工廠,但實際上仍然是公家工廠的那一套,工人的待遇很好,不會有人想著罷工。但是這種待遇能夠持續多久不好說。允自己也沒想好等到有一天鋼鐵廠維持不了現下的待遇後是徹底禁止普通百姓進入這個行當,還是讓勳貴放棄鋼鐵廠轉而控制其他行當,只能將問題向後拖了。

他馬上開始回答第三個問題。“現下《商律》的條文確實不多,與《民律》合併倒也並無不妥。只是未來《商律》的條文必定越來越多;你也見過從拂佛羅倫薩來的那個錢莊行當之人。佛羅倫薩有關工商之條文就十分多,但混雜在與民有關的條文中,主掌刑律之人想要判案需要一條一條找出與之有關的條文,十分不便。未免以後不便,現下就將《商律》提前分出來為好。”

“之後為父來解釋你的第一個問題。”說到這裡允頓了頓,才繼續說道:“機工大增,開設的工場更多,確實會使得綢緞、布匹的產量一併大增,但不必擔心增加的綢緞、布匹賣給誰。正在不斷被開發的漢洲大陸、東北的英永二藩、南洋人口日增的諸多藩國或番國,都可以來購買綢緞布匹。再者,即使這些地方對綢緞布匹的需求增加較慢,還有一個大市場可以售賣,不必擔心賣不出去。”

“大市場,兒子不明白這是指的何處。”文垣道。

“當然是印度。”允笑道:“印度人口與大明相差無幾,這麼大的一個市場,還容納不了增加的綢緞布匹?”開玩笑,歷史上印度支撐起了不列顛的工業,現在有中原和印度兩塊大市場,還有其他零零碎碎的小市場和新大陸,還滿足不了大明的貨物銷售需求?

“父親,漢洲大陸與東北的英永二藩也就罷了,人口稀少,又有金銀礦或其他值錢之物可以在中原販賣,不會有人開設工場;但南洋諸國與印度人口不少,尤其印度這一地人口極多,見到大明有人開設工場生產更加便宜的綢緞布匹,難道在本地就不會有人開設工場?”文垣問道。

“當然會有人想要開設工場,但沒那麼容易的。”允繼續笑著說道:“印度與南洋諸國做生意的環境豈能與大明相提並論?不是當地的高門大戶,想要開設工場不知有多少人會來上門打秋風,成本會比大明的商戶高得多;若是高門大戶,家家皆有數萬畝良田,為何不每日吟詩作對、風花雪月,偏要開設工場掙辛苦錢?所以,大明的綢緞布匹不必擔心在印度與南洋諸國賣不出去。”

“若是南洋諸國,與印度南部的幾個番國不願金銀都被大明商人賺去了,提高關稅怎麼辦?”文垣又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允的笑容更加和煦了。“大明水師的戰艦比所有南洋番國和印度番國的戰艦總數還要多,提高關稅,就是給大明水師的將領,尤其是南洋水師的將領送功勞。”

“就因為要讓商人販賣貨物,派出水師攻打這些國家?”文垣吃驚的看向父親。

“文垣,你以為,為父在南洋設立許多藩國,又派兵佔領大半個印度,是為了當地的百姓好?”允認真的同兒子說道:“大明百姓這麼多朝廷都顧不過來,只能讓他們去藩國,為父豈會在意番國的百姓?為父分封藩國、出兵印度的目的,除將宗室王爺都遣出去、以防在中原威脅皇位之外,就是為了大明朝廷統治穩固。而為了大明朝廷統治穩固,就必須讓中原百姓的日子過得好;為了讓中原百姓日子過得好,就只能剝削其他人了。”

“剝削,顧名思義,乃是剝奪削減之意;在為父這裡,就是用劫掠之外但並不十分合理的手段,得到旁人之資財。大明人口這樣多,想要人人都過上富裕的生活,不剝削其他百姓怎麼能成?”

“自然,也不能太過直白的剝削,不然必定惹得當地高門大戶與百姓不滿。最合適的剝削手段,就是透過出售比當地更加便宜的貨物,獲得財富。所以必定不能允許這些地方用任何手段限制大明的貨物進入,哪怕要出兵攻打。不過若真的出兵,也不會以他們提高關稅為名,而是以其他理由。”允道。

“父親,有些地方已經被大明所佔,其百姓也向朝廷繳納稅賦,也應當算作大明百姓。”文垣忍不住又道。

允搖了搖頭。文垣這話不能說幼稚,只能說仍然是傳統封建國家的想法。但是,“南洋之民也就罷了,印度之民你應當見過,與中原百姓的長相截然不同,若是將他們等同於中原百姓,恐怕朝野上下絕大多數人都會反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