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有干係,一顆星辰,一個星球總不會對相覷極遠的兩個星球引力一般大。”
“也就是說,引力大小不僅與體積有關,也與距離有關?”
“會不會與引力大小有關的不是體積,而是重量?”周偉又道。
“重量?你為何猜測是重量?”有人問道。但這人問出這個問題後就沉思起來。
“太陽不僅體積比所有星辰都大得多,與地球之距離也小於其他許多星辰,若引力大小與體積和距離有關,則其他星辰無論如何無法阻止地球滑向太陽。唯有與重量有關,且太陽重量不似體積那般大,才有可能在其他星球的拉動下,地球維持於遠離太陽之地。”周偉解釋道。
“這也說得通。不過引力到底與體積有關還是與重量有關,還需繼續進行觀測與計算。”思澄堂道。
允看他們討論的這麼熱烈,即喜且憂。喜的是他們竟然已經快要討論出引力的計算公式了,只要以後認真觀測,仔細收集各種觀測資料,早晚能夠總結出真正的計算公式;憂的是……
他正想著,忽然聽見文珞又道:“周先生,曹先生,思先生,學生想到一事。”
“殿下請說。”搶在周偉說話前,曹徵說道。
“引力,是否並不僅僅日月星辰自然而然能產生,而是世間萬物都能自然而然產生?”文珞道。
“引力,並不僅僅日月星辰自然而然能產生,而是世間萬物都能自然而然產生。”曹徵喃喃的說著,可眼睛卻越來越亮,最後用十分堅定的語氣說道:“引力,世間萬物都能自然而然產生。”
“引力世間萬物都能自然而然產生?”文道:“那為何你我站在此處,卻不會因引力牽引而靠近?”
“因為重量太輕或體積太小。”曹徵還未說話,文珞已經搶先回答:“以地球之重量或體積,尚且只有這點兒引力,人與人之間豈會有多少引力?”
“這麼說,難道真的世間萬物都能自然而然產生引力?可是,日月星辰竟然與世間萬物都遵循一樣之規律?”周偉道。思澄堂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日月星辰與世間萬物不遵循一樣之規律,除歷代研究天文之人猜測,可有實證證明?”文珞掃視了在場之人一圈,當然在掃過自己父親的時候極快的略過。“沒有,無任何實證能夠證明。既然沒有證明,那就不能否認我的這個猜測,遵循一樣之規律。”
“而且,”文珞又道:“我倒是有證據能證明日月星辰與世間萬物都遵循一樣之規律。我也曾觀測星象,發覺天空中不僅有日月星辰,還有許多漂浮於其中之物,好似石塊。現在想來,這些東西不是好似石塊,而就是石塊。他們既然也漂浮於空中,必定也有引力;既然天上的石塊有引力,那地上的石塊也必定有引力;地上的石塊既然有引力,那與石塊並存於世的其他萬物,也應當有引力。”
文珞的話當然不是沒有漏洞,若想辯駁自然還有可辯駁之處;但周偉與思澄堂都是醉心於天文學之人,孜孜追求的是得知日月星辰轉動的真相。他們聽到文珞之言後頓時呆立在原地,過了一會兒忽然跪倒在地向文珞行禮;曹徵愣了一下,也忙跪下。
“周先生與二位先生這是做什麼?”文珞馬上驚慌的說道。周偉是她的老師,思澄堂與曹徵雖然不是,但也指導過她學習,她也都以先生稱之,三個先生一同跪下,也難怪她驚慌。允等人也驚訝地看向他們。
“臣多謝殿下。”周偉道:“殿下能夠想出天地萬物俱有引力,解臣等之惑,臣等研究天文學之人必定俱十分感激殿下,臣與曹院副、思主簿代他們感謝殿下。殿下足以為臣等之師。”
“明明先生是我之師,我如何還能是先生之師?”文珞忙道。
“韓昌黎《師說》有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殿下解了臣之惑,也就是臣之師。”周偉道。
文珞趕忙又出言反駁,同時讓侍衛將周偉等人扶起來。他們三人的力氣當然不如侍衛大,被扶著站起來,但仍然想要向文珞行禮。文珞好說歹說,才打消了他們對自己行禮的打算。
“曹卿,周卿,思卿,這樣看來,你們認為文珞所言十分有道理了?”這時允說道。
“陛下,臣等認為四公主殿下所言十分有道理,應當是對的。”曹徵道。
“也就是說:天地萬物中任何兩物皆相互吸引,引力之大小隨這兩物的重量或體積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隨兩物之間的距離增大而減小,減小而增大。”允說道。
“陛下總結的甚好!”曹徵忙道。他隨即又道:“關於引力大小到底如何計算,到底與重量有關還是與體積有關,臣等必定認真鑽研。”
“好。”允讚許他一句,繼續說道:“雖然引力大小如何計算尚不知曉,但定律的基本內容已經有了。朕就為這個定律起一個名字:萬有引力定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