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雯?”允熥下意識重複一遍。
“妹妹,夫君要挑選的是宗室中的未嫁女,岱雯又不是宗室,不符合夫君的要求。”熙瑤說道。
“慢!”允熥卻忽然說道:“也未必非要是宗室女子。之前為夫之所以從宗室女子中挑選,是因宗室女子更易聽從朝廷的話;但若是有其他親近咱們家,也願意聽從朝廷的話、符合為夫條件的女子,也不是不能選。而在為夫看來,岱雯確實非常合適。”
允熥越想越覺得岱雯合適。多餘的話也不必說,單說岱雯的外號是小武則天,已經足以說明她非常符合允熥的要求,適合成為朝鮮王正妃了。
“夫君,妾以為,岱雯並不是十分合適。”熙瑤說道:“雖然她有小武則天之稱,有些方面十分符合夫君的要求,但既然是武則天,豈會願意一直聽從他人號令?勢必會在朝鮮站穩腳跟之後試圖擺脫大明的控制。所以妾以為,岱雯並不合適。”
熙瑤可不願意自己的親侄女去朝鮮。雖然名義上會成為朝鮮王正妃,僅次於成為太子妃,十分榮耀;將來又能主政朝鮮,更是非尋常王妃所能及,看起來是個好去處。但是單單缺了一樣東西:夫妻感情。而這,也是熙瑤不願意薛岱雯成為朝鮮王妃的緣故。
在熙瑤看來,身為女子,就算是做了親王妃,就算是主政一國,但若是夫妻之間沒有感情,得不到恩愛,那又如何?武則天雖然成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女皇帝,但她真的幸福麼?熙瑤不這麼認為。岱雯受大明賜婚成為朝鮮王妃,必定會被朱褆牴觸,註定得不到夫妻恩愛。所以熙瑤不願親侄女成為朝鮮王妃。
“朝鮮與大明如同燭火與皓月相比,就算再如何掙扎,也絕不可能脫離大明的掌控,岱雯既然被稱為小武則天,那自然能夠準確權衡利弊,知道該怎麼做。從性情、本事方面來說,為夫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加合適的人選了。”
“從其他方面,她也是最合適的人選。為夫之所以起初從宗室中挑選,是因宗室女子更易聽從朝廷的話;但岱雯身為你的侄女,薛家三代受朝廷恩典,會比一般的宗室女子更加聽話。而且她今年十九歲,僅比朱褆小兩歲,年歲也十分合適。”
“還有一點。若是挑選宗室女子嫁給朱褆,那就挑明瞭他雖然姓朱但並非是大明宗室,之後由文垣認他的兒子為義子也會引起異議;十多年之前朱芳遠初即位時曾經向為夫請旨,賜婚朝鮮王室,但為夫拒絕了,若是現下卻又讓宗室女子下嫁朱褆,也有損為夫的名聲。可若是讓岱雯嫁給朱褆,這些都可避免。”
“所以,為夫認為,薛岱雯是最合適的人選,恐怕挑遍整個大明,也找不到更加合適之人。”允熥最後總結道。
聽到允熥的這番話,熙瑤再無話可說,無可辯駁。反倒是熙怡,聽明白了這件事,驚訝的說道:“夫君,你要讓岱雯去朝鮮做王妃?”
“怎麼,你也不願意?”允熥反問道。
“做王妃這是好事,妾怎會不願意?只是,妾恍惚聽說朝鮮現下的國君已經有了正妃,難道是讓岱雯嫁過去做側妃不成?那就不是好事了。”熙怡又道。
允熥啞然失笑。熙怡與熙瑤完全不同。一是性情使然,二也是熙瑤身為皇后,必須要對朝政有所瞭解。熙怡對這段時日朝鮮發生的事情雖然偶爾也聽說過,但聽過就忘,這時根本想不到。
“你放心,朱褆原本的王正妃因犯了嚴重的過失,已經被廢黜,岱雯嫁過去是做正妃,不是側妃。”允熥笑著回答。
“既然是正妃,那是好事啊。姐姐為什麼會反對?”熙怡又道。
“妹妹你不要再說話了!”熙瑤生氣地說道。
“哦,是,姐姐。”熙怡答應一聲,不再說話。
熙怡說的話讓熙瑤十分生氣,但卻使熙瑤允熥夫妻二人間略有些劍拔弩張的氣氛和緩下來,熙瑤哭笑不得的讓妹妹坐下,轉過頭對允熥說道:“夫君,既然夫君覺得岱雯十分適合成為朝鮮王妃,男主外女主內,妾也不能阻攔。不過妾會派人將此事告訴父親與大兄。”
“這是應當的。”允熥說道:“熙冉是岱雯的父親,此事自然要知會他;岳父也應當知曉自己的孫女會嫁到何處。另外,此事也要告訴岱雯本人。若是她不願,也就罷了。”
“若是岱雯本人不願就罷了?”熙瑤追問道。
“當然。”允熥回答:“其實王妃本人是否有治國理政的才能並不是非常要緊,為夫可以派人去輔佐她;最要緊的是她是否願意配合。若想實現夫君的謀劃,王妃本人必須配合;若是她自己不願成為朝鮮王妃,即使強行賜婚,她心不甘情不願不配合,想要掌控朝鮮也會事倍功半,若是在朝堂上公然鬧出來,對大明更是不利。所以若是岱雯本人不願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