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殿下要將德里城的百姓都殺光之事。如今已經完全平定了德里城,正在挨家挨戶清查是否有被藏匿起來的印虜士兵或武將(軍官)。待將這些人都蒐羅出來,想要屠戮他們也會容易許多。”藍珍又道。
“屠戮德里人,”朱賢聽到這話,卻一改前兩日的咬牙切齒,想了想說道:“罷了,這麼多人都殺了,皇兄加封過來的王爺該抱怨了。而且若是真的將滿城的人都殺光,財貨自然也剩不下,都會被將士們揣回家裡,後來王爺也不好做。”
“但也不能就這麼便宜了他們!所有被生擒的印虜將士,武將全部處死,士兵三抽一處死,家眷一併殺了。再抄幾家城內的富戶,給將士們做賞賜也足夠了。對了,還有城外的百姓,也要殺一些,空出些上好的田地來,分給從中原來的百姓。”
可朱賢雖然這樣說了,但忽然又覺得有些不大高興。雖然孟加拉俘虜的印虜士兵除當地人外都已經殺了,但在德里城殺得人太少,他還是覺得不大高興,臉上也不由得顯露出來。
“即使這樣,殺的人也不少了。先前攻城戰中戰死的印虜將士就不說了,單單俘虜的印虜士兵就有近二十萬,三抽一也有六萬多人,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德里人,算上家眷足有二十萬人以上。再加上查抄城內的富戶,殺城外的農戶,少說也要死二十五六萬人。德里城在戰前百姓只有五六十萬人,即使算上城外的農戶也只有七八十萬,死了近三成,也不算少了。”藍珍說道。
聽到藍珍的話,朱賢頓了一下,笑道:“原來還要殺這麼多人,聽得孤都不忍心了。”
“你還會不忍心?那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藍珍笑道。
朱賢白了他一眼,沒有反駁,只是又道:“如果旁人沒有意見,就這樣辦吧。”
“你都沒有意見,旁人豈會有意見?既然如此,那我就吩咐下去了。”藍珍表面上還在調笑朱賢,但內心鬆了口氣。他本就不想讓朱賢將滿城的百姓都殺光,但當時朱賢那麼生氣,他直白的勸說不僅不會起到用處,反而會火上澆油。他畢竟是外臣,朱賢又是已經就封的王爺,不好相爭。所以他故意先是答應朱賢的要求,再用薩爾哈來轉移朱賢的目光,待他將火發洩出來後再用這種輕鬆的話語和他說,成功讓他放棄了屠殺全城的打算。雖然仍要殺二十多萬人,但也比將整座德里城的人都殺光要好得多。
而且,他也未必就不想殺幾個人。印度這麼多人,不殺幾個,如何能夠震懾住宵小之徒?何況勸降巴赫曼尼蘇丹國蘇丹的使者已經派去,殺幾個人還能震懾那一國,也有好處。
況且,還有從京中來的書信,陛下的意思可是讓他預料不到……
藍珍與朱賢又說了幾句話,朱賢從椅子上站起來,吩咐人將薩爾哈扔回監獄,只是仍需派人看守不能讓他自盡死了。幾人忙答應一聲,攙扶起薩爾哈離開這裡。
朱賢與藍珍並肩返回在城內的住所。既然已經攻陷德里城,當然不能再住在軍營中,但他們都擔心城內仍有不服大明統治的印虜士兵,所以也不敢隨意住在人家裡,命人在城內的空地搭建了幾間房屋,雖然不像一般的房屋那樣結實,但也能住人。
“藍珍,你這一番作為,就是為了避免滿城的百姓都被處死吧?”走著走著,朱賢忽然說道。
“殿下所說不錯,我確實是這個目的。”既然他想到了,藍珍也不隱瞞,直白的回答。
“我說呢,你向來是不會做這麼多與打仗無關之事的。”朱賢笑著說了一句。但他隨即又道:“可是我還是覺得不大妥當。你勸阻我不要處死滿城的百姓,卻又要殺這麼多人,到底是為了什麼?”
藍珍沒有答話。朱賢見他不說話,又仔細想了想,忽然說道:“可是皇兄的命令?”
“殿下不要讓我難做。”藍珍只能說道。
“我當然不會讓藍將軍難做。只是這命令與何有關?是加封的藩王不同尋常?莫非是文圻要被加封過來?”
“殿下不要亂猜了。不過確實與此有關,但又不是殿下猜測的這樣。”
‘那到底是什麼事?’朱賢在心中想著。不過面上他卻沒有再問出來,嘴上只是說道:“找人算過了,明天不宜殺人,後天是個好日子。那就等到後日,我要親自看著薩爾哈和賽義德等人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