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在拉合爾城下,擂鼓的聲音響起,身材高大健壯的鼓手用力揮舞手中的木槌,敲響厚厚的大鼓。伴隨著鼓聲,數千早已做好準備的明軍將士也大聲吶喊起來,向拉合爾城衝去;安排在陣地後面的大炮也散發出陣陣硝煙,向城頭髮射炮彈。
駐守拉合爾城的印虜士兵馬上意識到今天明軍攻城的手段不同於往日,要猛烈得多,立刻打起精神,防守城池。城內的守城器械雖然算不上充足,但暫時還夠用,明軍一時半會兒攻不下城池。但所有人都知道,明軍如果真的猛烈攻城,守城器械用不了一日就會消耗殆盡,之後,就憑僅剩不到萬人計程車兵,根本不可能在近十萬明軍的圍攻下守住城池。唯一的希望就是:援兵能夠趕快來到。
“蘇丹,您不是已經帶兵趕來救援拉合爾城了麼?求您儘快趕到,如果明天一早您仍然不能趕到城下,您就只能見到一座被明軍統治的城池了。”拉合爾城的守將站在城頭上,一邊觀察戰局,一邊說道,同時不停地嚮明軍營寨後面望去,似乎想要第一時間見到趕來支援的軍隊。
他的祈禱很快應驗了。就在明軍發動進攻之後半個時辰,在明軍營寨後方又泛起滾滾煙塵,足有數萬士兵的軍隊忽然出現,直指明軍營寨。守城的將領雖然看不清這些士兵的長相與軍服的樣式,但見到留守營寨的明軍士兵並未開啟營寨大門歡迎這些人,反而派出防守陣勢,就知道來的肯定是賽義德率領的援兵。他頓時喜極而泣。
不僅僅他一人這樣,所有守城的軍官和士兵都喜極而泣。德里蘇丹國不信任婆羅門教徒,拉合爾城內的所有士兵都是天方教徒,城內甚至就連平民都是天方教徒,所有婆羅門教徒都早就被趕了出去。這固然使得不會出現內奸,但也使得一旦城池被攻破,明軍可以毫無負擔的在城中劫掠而不必在意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所有守城計程車兵都拼了老命抵抗明軍的進攻。但按照現在的情形,他們根本不可能守住城池,許多人都懷著絕望的心情與明軍交戰。可這時忽然見到援兵趕來,城池或許能夠守住,如何不高興?許多人甚至歡呼著將手中的兵器扔到一旁。當然,這樣做的人很快被軍官踹了幾腳或打了幾下,重新拿起兵器。可即使如此,他們仍然非常高興。
“一定要擊敗明軍!”有些人高聲叫喊起來。很快,所有城頭上計程車兵,甚至城內的平民都高聲叫喊起來,聲音迴盪在方圓數十里之內。
但明軍沒有那麼容易擊敗。千里迢迢趕來支援的軍隊試著打了一下明軍的防線,戰死了幾百個士兵後沒有發現薄弱之處,向後退卻休整。明軍的統帥也下令停止攻城,所有士兵撤回營內,大炮也調轉炮口朝向印虜的援兵。但明軍並未發動反擊,大炮也沒有開火,只是靜靜地等待著印虜的進攻。
“明軍的統兵將領真是謹慎。這個將領叫做什麼?”看了一會兒明軍的防線,賽義德放下千里眼,問身旁的幕僚道。
“他叫做宋瑄,今年五十歲,爵位是西寧侯。他曾經在明國的京城為官,曾統領上直衛之一,很受明國皇帝的信任;他也曾多次帶兵打仗,立下過不少的功勞,九年前的伊吾之戰也立下戰功,受到封賞。他父親當年跟隨明國開國名將馮勝西征,之後長期駐守在明國的甘肅,伊吾之戰後因公改任到伊吾,據說世代統領當地的軍隊。六年前他父親病死,他承襲爵位,鎮守伊吾。”
“他麾下的本部兵馬大約有三萬人,算上預備役大約有五萬人。不過他不可能將這些士兵全部帶到印度來打仗,大約只帶領了兩萬本部士兵,其餘都是朱尚炳調撥給他的軍隊和徵召的周邊部族兵。”這個幕僚詳盡的介紹道唯恐自己說漏了什麼。
“怪不得,已經五十歲了,所以用兵這麼保守。”賽義德卻沒有在意他的其他介紹,只是說道:“我軍的總兵力只有五萬左右,而明軍圍在拉合爾城城下計程車兵不算婆羅門教徒就有八萬,另有兩萬婆羅門教徒,接近我軍的兩倍;我軍又是一路急行軍趕來,沒有攜帶大炮,再加上我軍連營地都沒有,如果換了一個將領,多半已經帶兵攻上來了,但他竟然只是堅守營寨。用兵真是太保守了。”
“但他這樣保守,反而使我軍的策略沒有辦法使用。這樣不行。如果強攻明軍的營寨,那麼即使打敗明軍也會損失慘重。”賽義德咬了咬牙,說道:“不能讓明軍這樣待在營寨裡。孟迪爾,你帶兵上去挑釁明軍,一定要讓明軍主攻來攻。其餘軍隊,做出建立營地的樣子。”
“蘇丹,這……”有人想要提出異議。
“執行命令!”賽義德才不會聽別人的命令,語氣加重說道。聽到這話,大家也不敢再說什麼,忙退下吩咐士兵建造營地。
“薩爾哈,你說,明軍會因為挑釁而出兵攻打我軍麼?”待所有將領都離開這裡,賽義德坐到椅子上,舉起杯子喝了一杯水,對木屋內唯一一個看起來不像是下人的人問道。
“明國的文化與婆羅門教徒或天方教徒截然不同,孟迪爾說的話明軍士兵甚至都聽不懂,明軍將領既然沒有馬上派兵攻打,估計也不會受挑釁的影響,起不到多大作用。若想讓明軍士兵憤怒之極就連軍官都阻攔不住,在我看來只有一個辦法。”薩爾哈隨即輕聲將這個辦法說了出來。
聽到薩爾哈的話,賽義德神色鄭重起來,過了一會兒說道:“如果這樣做,那可就與明國不死不休了,即使打敗了南北兩路明軍,明國也不會善罷甘休。至少,北方的秦藩不會善罷甘休。我只是想擊退明軍,保住自己的國家,可不是想和明國結下解不開的仇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