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咱們的救援孟加拉國的目的是防止本國被明軍侵略,是不是?”
“您說的不錯。”
“既然如此,在我看來,以整個孟加拉被明軍佔領為代價換取全殲六萬明軍,是合算的。想要讓明軍放棄佔領整個印度,與明軍在孟加拉拉鋸的時間再長也是沒有多大用處的,明軍不會因為印度人的死傷而放棄,哪怕孟加拉的印度人都死光了,明軍也不會放棄。只有讓他們的損失足夠大,超過明軍,或者明國皇帝能夠承受的底線,才能實現。所以我寧願讓大半個孟加拉被明軍佔領,也要全殲這六萬人!”
“或許僵持足夠長的時間,明軍意識到不可能奪取孟加拉後,他們也會退兵。”哈倫沉默了一會兒,說道。
“不會的。印度太富庶了。即使沒有佔領整個孟加拉,即使他們並沒有過分壓榨婆羅門教徒,但明軍得到的財物已經很多了,足夠填補他們出兵的軍費。這樣富庶的地方,除非讓他們損兵極大才會撤兵,不然明軍絕不會撤走。”薩爾哈道。
“我明白了,多謝將軍替我解開疑惑。”哈倫躬身致謝,之後轉身離開了這裡。
“但其實除了我告訴你的,還有一個我為什麼非要圍殲這六萬明軍的理由。”可這時薩爾哈卻忽然低聲自言自語起來。“為了給大汗,和當年戰死在哈密,戰死在阿拉山口的將領與士兵們報仇。我說了,我這次答應賽義德的請求帶兵,只是為了打敗明軍。只要能夠殺死更多的明軍士兵,其他什麼我都不在意。甚至你們這些印度的天方教徒都死光了,我還會更加高興。當初你們不聽從大汗的命令,執意要與大汗作對,死了活該。你們這些印度的天方教徒和明國人同歸於盡,才是最好的事情。”
低聲說完這番話,他又轉過頭看了一眼北面的明軍營寨,也走下山丘。
……
……
從第二日一早開始,德里蘇丹國、巴赫曼尼蘇丹國與孟加拉國三國聯軍猛攻明軍營地。薩爾哈下令將所有帶來的火炮,不論大炮小炮在陣前擺開,轟擊明軍營寨;士兵們也在將領的指揮下向營寨衝鋒。薩爾哈甚至調動了原本駐紮在巴布納城附近碼頭上的水師,讓戰船在阿德賴河上巡遊,用戰船上的火炮轟擊營寨,阻斷明軍逃跑的歸路。
面對四面合圍,根本無法逃走的情形,明軍將士的戰意也都被激發起來,同聯軍血戰。明軍的火炮射程不如敵人,乾脆不管敵軍的火炮,只是用來轟擊攻打營寨的敵兵,明軍甚至將火炮推到營寨旁,用散彈轟擊。印度人尚未研究出散彈,對此沒有防備,幾乎就在一剎那間,正在拆毀據馬、圍欄計程車兵被無數石頭子打中,慘叫著倒在地上。
見到明軍的炮彈這樣厲害,後面計程車兵頓時畏縮不前,不願再向前衝鋒。薩爾哈一面從附近的村落強徵婆羅門教徒作為炮灰,一面下了死命令:若是再有畏縮不前的,一律處死。他甚至從三國的軍隊中各抽調一些士兵組成督戰隊,就在衝鋒計程車兵身後,一旦有人後退不論婆羅門教徒還是天方教徒全部當場殺死。
同時,薩爾哈還當著十多萬將士的面公開說道:“待殲滅了明軍後,除了明軍的武器要上交外,你們從營寨中拿到的所有東西都是你們自己的,不會被將領收走。不僅是東西,如果有明軍將士投降,這些人也會成為你們自己的奴隸,將領不會索要!信奉真主計程車兵們,你們勇敢的向前衝鋒,去得到自己的戰利品吧!”
“主至大!”聽到薩爾哈的這番話,無數人興奮地高聲吶喊起來。
‘薩爾哈的這番話確實激勵起了士兵們的鬥志,可也堅定了明軍死戰之心。’大多數人都很興奮,但哈倫卻想著:‘本來若是營寨被攻破,明軍士兵在已經戰敗的情形下還有可能投降,但聽到他的這番話之後,明軍士兵知道自己即使投降也會成為奴隸,甚至投降也會被殺死,就絕不會投降了。’
但不管薩爾哈的話有多大的反作用,至少士兵們計程車氣被鼓舞起來,即使明軍將火炮抵近營寨再次發射散彈打死打傷了許多敵軍士兵,可後面計程車兵彷彿不怕疼也不怕死一般前赴後繼的向前衝鋒。
明軍的散彈很快消耗一空,只得改用實心彈轟擊。可實心彈對敵兵的殺傷就遠遠比不上散彈了,雖然許多敵兵被炮彈打中砸得四分五裂,可放在洶湧向前衝鋒的人潮中,死的這些人根本算不上什麼。很快聯軍推倒了據馬,拆毀了圍在營寨外面的圍擋,打到營寨外。
戰鬥進入更加慘烈的階段。無數天方教徒與被他們驅趕的婆羅門教徒衝到明軍的營寨旁,或者攀爬營寨或者用刀劈砍。明軍一面與敵兵搏殺,一面發射箭矢傷敵。營寨內外的屍首堆積如山,若不是每天夜晚都要清理屍首,幾乎就要與營寨平齊;鮮血流了滿地,將土地都染成了暗紅色。
若一直如此也就罷了,可從第二日下午開始,明軍的箭矢消耗完畢,戰鬥也進入了最危險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