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警察署西城分署錄事李九成,事發時不在衙門裡,這算是一過;但在事發後他馬上帶領耳子與十多個警察趕去支援安王護衛,之後又與反賊奮力搏殺,其長子還損失了左臂,自己也受了傷,立下功勞。朕決意任命他為縣尉,掌管西城分署,加封大夫爵;其長子李行校升任錄事,調往中城分署,同加封大夫爵,賜忠顯校尉階,升授忠武校尉階。”
“會稽男蕭卓,在事發後趕去救援安王,且帶領人馬擊敗圍攻府邸的反賊,生擒反賊首腦丹墨等人,功勞甚大。朕決意晉升其爵位為會稽子,加俸祿五百石,賜驃騎將軍階,升授金吾將軍,授上柱國。”
允熥又封賞了幾人,忽然話音一轉,最後說道:“但,朕最應封賞之人,乃是蘇州商戶李家的族長李泰元與其長子李孝行。李孝行並無官身,反賊也並未派出人馬攻打李家,李家完全可以明哲保身。可李家族長李泰元不僅交給蕭卓二百壯丁救援安王,而且派出自己的長子親自帶領人馬前往;李孝行也並未推辭,以忠君之心趕去救援。不僅如此,與反賊搏殺時李孝行也身先士卒,且與蕭卓一起擊敗圍攻府邸的反賊,生擒反賊首腦丹墨等人,功勞甚大。”
“如此義士,若是不封賞,還有何人值得朕封賞?”說到這裡,允熥又提高了音量:“朕決意加封李泰元為男爵,世襲罔替;另加封李孝行五大夫爵,賜驃騎將軍階,升授金吾將軍,加授龍虎將軍。不僅如此,朕還要任命他官職,不過官職待朕親自接見過他後,再行任命。”
”陛下聖明!”眾人紛紛說道。但黃淮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說道:“陛下,對李家父子是否封賞有些過了?”
“陛下,李氏父子所作所為自當封賞,可賞以世襲的爵位臣以為有些重了。當年先帝北伐時多有義士相助朝廷兵馬,但先帝也並未賜以爵位。”
“這豈能混同?”允熥道。他理解黃淮的意思,黃淮認為爵位是朝廷名器,不可輕授。李泰元、李孝行父子雖然對朝廷有貢獻,按照以往的慣例,剿滅丹家這樣不成規模的反賊,為首之人都不夠封爵,至多加封為世襲指揮使,換成現在的爵位大致等於子爵或男爵;李家父子又不是這次謀反案立功最大的人——允熥其實難以確定這次平定叛亂到底誰立功更大——賜予爵位太重了。當然,黃淮指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五等,他不反對賜予後九等爵位。
但是,“李家乃是義士,本就應當比官員平叛的賞賜高一等,何況兼有救親王之功。朕意已決,無復多言。”允熥仍然堅定的說道。黃淮見允熥這樣說,也知無法再勸,只能住口不言。
允熥又看了一眼黃淮,心中琢磨了一會兒,而且吩咐蹇義將聖旨擬出來看過蓋印下發後,才開始說下一件事。“齊卿,蘇州府的官員出缺,要儘快安排人補上。因蘇州的官員出缺,安王暫且用王府屬官代替掌管蘇州府事,可今日已是臘月二十七,總不能讓宗室在外過年。你今日就要任命蘇州府空缺的官位,至少要任命蘇州知府、蘇州府推官、警察署通判這三個官職。要選年輕經得起顛簸、會騎馬的,今日晚上宵禁之前就要出發,明日伴晚前就要抵達蘇州。”
“是,陛下。”齊泰心裡叫苦。蘇州府這麼好的官職不知多少人爭搶,況且又十分重要,哪裡能夠這麼快選出來?可允熥下了命令,他也只能答應。‘幸好陛下要求必須明日就上任,要年輕會騎馬,符合這兩條的四五品官員可不多,應該能夠儘快挑選出來。’齊泰又有些慶幸的想著。
“蘇州錦衣衛也一樣。秦松,你要儘快任命蘇州錦衣衛千戶,年前就要赴任。”允熥又道。
“是,陛下。”秦松也忙答應道。
吩咐過此事,允熥又說了幾件事情,就讓他們退下了。可在眾人起身後又吩咐道:“徐卿留下,朕還有話同你說。”
聽到這話,徐膺緒楞了一下。之前允熥可從未單獨把他留下過,今日為何會單獨把他留下?不僅他自己,李景隆也非常驚訝且好奇:陛下這是怎麼了?是有事要吩咐徐家?
但不論李景隆如何好奇,他也只能向外退去,看著殿內只剩下允熥與徐膺緒兩個人。
“徐卿,不必如此緊張。”待眾人都離開了,允熥忽然笑道:“朕留你在宮裡,也沒什麼事要與你說,只是宸妃想念親人,昨晚上與朕說話的時候表現出來,朕正好今日要召你入宮有事吩咐,現下也時近午時,就留卿在宮裡用飯,順便與宸妃見一面。”
“多謝陛下隆恩。”聽了允熥的話,徐膺緒放下心來,又真心實意的感謝起來。他也想自己這個從小看到大當做女兒養小妹妹,能在年前見一面當然高興。
允熥見他這樣真心實意的感謝,心中忽然覺得有些愧疚,但隨即恢復平靜,又與徐膺緒閒聊起來,等待徐妙錦前來。
……
……
“老爺回來了。”秦松之妻張蕊見秦松回府,上前說道。
“嗯。”秦松答應一聲,將外衣脫下來遞給僕人,坐到桌旁倒了杯茶咕嘟咕嘟喝下去,說道:“真是渴死了。”
“陛下吩咐了多少差事?怎麼這個時候才回家?”張蕊又走到他身邊親自為他斟了杯茶,問道。